國際速遞格盡靚價 (Spaceship林煥枝 黃錦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林煥枝(右)表示,Spaceship於8月中推出,報價次數超過6萬;旁為黃錦熙。(朱美俞攝)
網購令速遞服務需求急增,若要把貨品寄件至海外,通常惠顧國際物流公司,惟運單入場門檻較高,不便中小企及個人用戶。本港初創Spaceship設有格價服務,用戶註冊後可預約寄件。今次《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兩位聯合創辦人林煥枝及黃錦熙,談談其市場定位及優勢。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林)林煥枝 Spaceship聯合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
(黃)黃錦熙 Spaceship聯合創辦人及電子商務總監
朱:可否簡單講解你們的商業模式?
林: Spaceship是全港首個國際快遞一站式服務平台,主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為用戶提供即時報價及預約服務。以往如要寄國際件,市民一般經本地郵局或國際物流公司處理,前者須自行搬件到郵局;後者開戶門檻高、價格較貴,難以惠及中小企及個人用戶。
夥物流巨企 交易簡易
公司現有合作夥伴包括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UPS)、TNT快遞、Aramex等國際物流公司。通過有關合作,平台用戶一經註冊,就等同擁有各大國際物流平台的賬戶,其寄件時間、運費等報價資料一覽無遺;平台比坊間公開的報價,更設有高達五五折的運費優惠。
以往填寫國際運單,若經物流平台處理,一般需時30至45分鐘。現時Spaceship用戶只需透過4個簡單步驟,包括:按寄送價錢及時間選擇物流公司、申報寄件內容、填妥寄送地址,最後於網上支付費用,即可短短3至4分鐘內辦妥手續。完成交易後,公司就跟合作夥伴分成。Spaceship今年8月中推出至今,平台報價次數超過8萬,下單個案逾千宗。

Spaceship協助中小企及個人客戶國際寄件。(Spaceship圖片)
朱:當初如何跟各大物流公司洽談合作?
林:投身初創之前,我已有多年電商行業經驗,跟物流公司緊密合作。傳統大型物流公司,主要優先服務大企業,忽略中小企及個人客戶需要。公司藉此關鍵優勢,屢次尋求合作機會,說服物流公司利用平台,獲取前所未有的客源。
惟作為初創,向有關公司尋求深度合作並非易事,起初他們大多拒絕邀請。我們逐步跟對方管理層洽商,花了約3至4個月時間,終獲多家國際物流公司肯定,促成合作關係。
上門收件 推BNO郵遞優惠
朱:客戶獲取方面,你們有何策略?
黃:首先用戶體驗方面,以往市民一般經本地郵局寄送國際件,其輪候時間長。此外,用戶需自行搬運貨物至郵局,地點未必鄰近其居所。現透過Spaceship,個人用戶可選用國際物流公司服務,只需上網預約,就可安坐家中等候專人上門取件。市場推廣方面,團隊透過社交媒體,以郵遞教學(Tutorial)形式,讓大眾了解國際寄件的注意事項,例如稅項處理、如何包裝寄件等。早前我們留意不少用戶,透過Spaceship郵寄BNO護照。團隊以社交媒體宣傳,為相關用戶提供優惠碼,網民反應熱烈。
朱:用戶填表如有錯漏,公司有何保障機制?
黃:傳統紙本運單,填寫資料甚多,手續相當複雜。Spaceship把單據資料化繁為簡,特意把資料分門別類,盡量減少欄目填寫次數。平台系統另設追蹤(Tracking)功能,以保障客戶申請獲得成功,如客戶地址過長,系統亦能偵測得到。
客人若填錯電話號碼,收件方隨時無法收件,流程上或受到牽連。但公司設有客戶服務中心,專責跟進突發個案。此外,團隊定期檢查平台數據,分析用戶的常見錯誤,不斷更新及優化介面,藉科技改善使用體驗。

黃錦熙透露,近期本港比較多人移民及續領BNO護照,公司有相應服務配合。(Spaceship圖片)
朱:公司未來有何發展大計?
黃:最近本港移民個案增加,有客人曾透過Spaceship,把逾30箱衣物及書籍等,寄件郵遞至美國。他們其後進一步查詢,能否寄送鋼琴等大型樂器,惟暫時尚未做到。公司期望未來日子,可以涉足小眾市場。客人無論寄什麼,都能在Spaceship上找到相應的物流服務。
有見本港最近零售業受挫,不少公司或考慮發展網購業務。我們團隊大多電商行業出身,得知有關市場,寄件以小包裹為主,其出入口貨量龐大。公司現正開發應用程式介面(API),以無縫接入網購平台、倉存及電商公司系統,讓對方藉系統直接下單,加快物流運送過程。
團隊現先在本港市場打好業務基礎,包括營運、物流公司關係、市場推廣等;待根基穩固後,就可快速把業務,拓展至其他亞洲市場。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新世代手機雲端備份(林國誠)
筆者在此分享一個真實故事。一位友人某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手機出現嚴重問題,不僅偶爾自行重啟,屏幕甚至變為全綠色,無法正常運作。這部陪伴他近3年的手機儲存了大量重要資料,突如其來的故障令他感到相當困擾。 為了不影響工作,朋友趕快把舊手機的資料轉移到另一部手機,耗上整整一天時間。單是轉移WhatsApp資料,就用了8個小時。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Klook獲16億融資 布局三大領域
本地旅遊平台Klook昨天完成2.1億美元(約16.38億港元)E+輪融資,由美國風投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領投,並獲BPEA EQT、亞洲投資基金Atinum Investment、Golden Vision Capital,以及東南亞企業投資機構Krungsri Finnovate、Kasikornbank Financial Conglomerate及SMIC...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AI也會做夢嗎?(黃岳永)
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不少科幻作品的情節已成為現實,AI或機械人會否如人類一樣擁有思想感情,相信是不少人及科學家想要探究的範疇。正好在網上串流平台Netflix看了《Pluto冥王》,故事背景建立在人類和機械人共同生活的世界,機械人與其說是「機器」,反而更近似另一個與人類共存的生命種族,不禁有感而發想到:「AI也會做夢嗎?」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谷歌新AI勝GPT-4V 測試首超人類專家
谷歌(Google)周三(6日)發表多模態AI模型Gemini(中譯「雙子座」),提供Ultra、Pro、Nano大中小3個版本,能同時理解文字、程式碼、影片等內容。Ultra供少量企業與開發者試用;Pro供英文版Google Bard試用;Nano即將在Pixel 8 Pro智能手機運行。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密封通道輸送冷氣 數據中心慳電三成
為推動本地環保減碳策略,全球數碼基礎設施企業Equinix近日透過全面監控氣流分布及加強氣流系統管理,為旗下的香港數據中心制定最佳節能方案。該項目致力透過調節數據中心地台風量和改善氣流,成功減少三成耗電量。今次是由中華電力撥款資助並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預測未來一年內該數據中心可藉此方案節省13萬度電,相當於減少5.1萬公斤碳排放。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4/12)
疫情復常後首個「十一國慶」煙花匯演,除了親臨現場感受節日氣氛,不少市民亦透過直播觀看。盛事背後的技術供應商正是香港電訊,該公司個人業務行政總裁林國誠直言,綜觀亞洲,這是首次利用5.5G網絡技術支援直播。他希望能透過這次機會,「讓港人知道,本港的5G在世界上已處於領先水平。」
- Posted December 7, 2023
- 0
-
微軟Copilot數周內 升級至GPT-4 Turbo
微軟(Microsoft)預告最快數星期內,為人工智能(AI)虛擬助理Copilot升級功能,讓用戶利用GPT-4 Turbo模型、圖像生成器DALL-E 3模型,以及Bing深度搜尋功能。除了可上傳及下載文件,亦可上傳圖片查找資料,或者總結YouTube影片的內容,應付更複雜、更長時間的任務。
- Posted December 7,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