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GIS促進減碳排共識 (鄧淑明博士)

By on December 12, 2023

本文作者鄧淑明為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英國《經濟學人》發表對2024年的預測,指儘管明年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將增長11%,創下歷史新高,化石燃料依然佔高達八成的能源需求,而石油消耗量亦隨經濟復甦增加,當中以亞洲尤甚。

因此,預計這些燃料明年產生的碳排放量將較1990年增加70%,與零碳目標背道而馳。另一方面,氣候變化本身造成乾旱,令水力發電難以增產。

英國《經濟學人》發表對2024年的預測,指化石燃料依然佔高達八成的能源需求。(法新社資料圖片)

全球領袖曾於2015年在法國巴黎一致同意,全球氣溫不能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攝氏1.5度,但目前看來這已是無可避免,只屬時間問題。科學家表示,這種情況在2023至2027年發生的可能性為66%,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已預示天氣將更酷熱。

如全球氣溫在2024年超過工業革命前水平攝氏1.5度會怎樣?將不利農作物產量,令通脹升溫;悶熱天氣也可能令消費者更不願外出,只「宅」在家,消費品製造商面臨降價壓力;運輸物流和建築方面,工人效率也受到影響……種種情況導致經濟復甦乏力。

正如Esri總裁及聯合創辦人Jack Dangermond在我剛出版的拙作《智慧城市5.0》中,引述肯尼亞關注環保人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旺加里.瑪塔伊(Wangari Maathai)的比喻:「自1800年工業革命以來,我們(全球)一直坐上錯誤的碳排放巴士,很難讓這輛車掉頭。」

Jack指出,氣候變化、糧食短缺一如人口老化等問題,既是世界性,也屬跨學科。如果我們以單一學科的處理方法應對這些挑戰,肯定事倍功半,因此需要協調社會各個層面,一起權衡取捨,對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前提是有可助溝通的共同語言,而地理空間智慧或地理資訊系統(GIS)便是有效的溝通工具。藉着地圖和數據資訊圖像化的特點,促使大家全面理解問題,然後作出更好的決策。

這也是「智慧城市5.0」的真諦。之前的「智慧城市3.0」強調平衡發展和環境保育,「4.0」側重以創新科技和GIS帶動改變。「5.0」進一步剖析如何具體執行可持續的發展之道,當中涉及兩方面,首先,於勞動力老化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效率,創新科技如GIS繼續發揮關鍵作用。此外,在城市持續發展中如何減少碳排,其中建築物因屬排放主要源頭而成為眾矢之的。

因此,在謀劃新發展區域或填海造地時,要致力以創新科技令工程由規劃、執行到管理,也精準無誤,並確保對環境尤其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減至最低,才有望令這輛「碳排放巴士」即使不掉頭,也至少可以停下來。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