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國際貨件轉運服務的Buyandship,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航班大減,令公司貨運業務大受影響,即使港人近期網購量飆升,據悉單月仍虧蝕500多萬港元。今次請來其聯合創辦人李兆倫,分享物流業市場近況,企業團隊管治心得,如何成功在疫市掙扎求存。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李)李兆倫 Buyandship聯合創辦人
朱: 科網巨擘亞馬遜(Amazon)於疫情期間網購生意額大增,作為國際貨件轉運初創,你們業務近況如何?
李: 在2月至3月期間,肺疫在本港蔓延,惟本地口罩供應量不足,市民紛紛到海外平台訂購口罩,期間公司用戶及網購量有明顯增長。不過,因大部分航班停飛,貨物運送不但延遲2至3星期,運費亦大幅飆升,超出平日6倍。
當時正值疫情嚴峻時期,平台單月新增8萬至9萬名客人;我們在兩個月內,轉運了3700萬個口罩。雖然貨運成本上漲,但團隊不希望加價,而為了應付龐大貨量,要額外投放50萬元租用新倉庫,結果單月虧蝕了500多萬元。
親力親為 做足7天
回想疫情之前,每年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是公司業務高峰期,貨量相當於平日的3倍;疫情期間,貨量為平日的9倍。團隊以往早於Black Friday活動的半年前,已開始招聘人手,早作部署。今次疫情屬意料之外,同事需一星期上班7天,還要加班,才能應付龐大工作量。
朱: 員工願意賣力為公司加班並非易事,團隊在管理上有何心得?
李: 我很欣賞公司的營運總監Hang Poon。當員工要在疫情期間一星期7天加班工作,他會做好榜樣,跟團隊一起作戰,自己幾乎沒睡覺;同時也會作出鼓勵,短期內雖然辛苦,但在這艱苦時刻不為賺錢,只為讓港人成功訂購防疫用品。這份領導精神,令人欽佩。
個人認為,生意是否成功,關鍵不在於商業模式、市場是否適合,而是創辦人之間的關係。團隊應打開天窗說亮話,有事不必隱瞞或放在心內。以我父親為例,他有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常保持意見中立,而出現爭拗的竟是辦公室牆身顏色,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卻影響公司運作。
或許有人主張權利平等,我卻不太認同。以個人為例,合作夥伴認為我是和善的人,自己所佔的股份雖多,也擁有最終決定權(Final Decision),我卻喜歡由夥伴做決定,然後支持他們到底。
在團隊中,我主要出謀獻策,即使提出10個構思只有一個可行,我亦不介意;若不大膽設想,就無法有別樹一格的構思。團隊內各人有不同性格及專長,最重要是願意兼容,各自發揮所長。
生存最重要 審視前路
朱: 公司業務策略上有否轉變?
李: 過往數年,公司聚焦於業務發展,包括市場擴張及推廣,例如每年開拓2至3個新市場;以Facebook、Google廣告工具吸納新客源,並製作具創意的短片推廣品牌。今年市況欠佳,考慮到融資有困難,於是改變策略,以保守的生存模式為依歸,把業務方向變成盈利為先(Profitable)。
朱: 現時初創營商艱難,更難以融資。資金管理方面,你有何建議?
李: 我認為現在是很好的時機,讓初創重新審視公司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就以Facebook為例,該公司首數年沒商業模式,只不斷累積用戶量,其後才打算賺錢,當時資金充足,這做法最終可行。現時的初創若缺乏資金,就需要想清楚,若要把業務轉為賺錢模式,是否可隨時行動。
結合中介 無本擴張
以Buyandship為例,即使在疫情期間有虧蝕,我們預料當公司轉為賺錢模式,1至2個月內,就能轉虧為盈。此外,公司為維持穩定收入,暫不考慮擴張市場,亦正構思在如何不投放大量資金下試驗新市場策略。
以意大利個案為例,當地零售及旅遊業受疫情重創,團隊6月初跟當地夥伴開展一個「通往亞洲之路」(Road to Asia)計劃,助當地客戶推廣產品,並運送至亞洲市場。在短短兩星期內,公司已跟50個品牌達成合作。
團隊毋須在當地增聘人手,只需建立一個中介模式,與當地客戶分成,例如意大利中介獲3%收益,公司則獲1%收入;Buyandship獲利雖不多,卻可減低風險。因此,即使初創身處逆境及資金不足,亦可通過合作,把有限資源發揮得淋漓盡致。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