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智慧醫療 (廖錦興博士)

By on September 15, 2022

本文作者廖錦興博士,為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毫無疑問,香港面對自第五波疫情後再次反彈的局面。每日逾萬新增確診宗數,為醫療系統帶來不少挑戰,同時亦是推動智慧醫療的黃金時機。香港政府早於2016年推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系統讓已登記的公私營醫護提供者取覽和互通有關病人的電子健康紀錄,便利病人在穿梭公私醫療系統時獲得持續及適時護理。

香港政府早於2016年推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便利病人穿梭公私醫療系統。(信報資料圖片)

現時,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登記和流程亦加入醫健通,至今有超過530萬人自願登記參與。另一醫管局的流動應用程式「HA Go」截至3月底也有超過100萬人透過程式使用多項醫管局服務如查閱預約紀錄、預約門診、流動繳費、查閱藥物資料甚至按照處方遙距進行復康練習等。加強醫療數據應用和推行電子病歷互通是邁向智慧醫療城市先決條件。

截至3月底,有超過100萬人透過「HA Go」使用多項醫管局服務,如查閱預約紀錄、預約門診等。(網上圖片)

智慧醫療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需要結合先進醫療技術、雲計算和硬軟件設備等,加上設備連接、產品開發和跨行業合作才能形成。去年初投入服務的香港中大醫院為例,院方志在邁向全面電子化的智慧醫院,憑藉無紙化的電子病歷紀錄、流動資訊科技和實時數據,以及物聯網的應用,支援病人診治流程,為病人提供無縫及有延續性的醫療服務。在疫情期間,為病人提供遙距診症和遙距支援等遠程醫療服務,而引入這種服務對病人的權益和公營醫療系統智慧化進程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大醫院憑藉無紙化的電子病歷紀錄、流動資訊科技以及物聯網的應用,支援病人診治流程。(信報資料圖片)

全球科技公司對推進數字健康應用及醫療系統科技化不遺餘力,這亦是有價有市的市場。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ndustry ARC的報告,2018年全球數字健康市場規模已達1292.9億美元,預測2019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3.4%,2024年將達到4565億港元。而雲技術在醫療科技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現時主要雲計算服務供應商包括谷歌、微軟和亞馬遜。在新冠疫情中,科技公司使用數據和人工智能加快了醫療行業的創新步伐,如谷歌與美國醫療保健公司HCA Healthcare合作制定安全數據共享資料庫,掌握各地醫院可供調配使用的ICU床位和呼吸機數量。

凡事有危必有機,新冠疫症除損害經濟和造成傷亡,亦促進了醫療科技的發展。(Freepik網上圖片)

在香港,香港大學亦運用大數據在醫療的分析系統上,包括監察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及指出不同群組或年齡層對現時兩款疫苗接種後的風險和效益作出分析。凡事有危必有機,新冠疫症除損害經濟和造成傷亡,亦促進了醫療科技的發展,加快醫療系統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為日後人類的生命和健康作出貢獻。

更多廖錦興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