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培訓覆蓋率亟待提升(梁嘉麗 )
在未來十多年,科技勢將繼續革新金融服務業,改變金融機構的營運和提升客戶的理財方案。相信傳統金融機構不會完全被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取代,但又是否為新時代的來臨做好準備呢?
有專家把銀行服務的演進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客戶須親身到分行辦理交易;第二階段是自助服務的興起,客戶開始透過自動櫃員機等工具獲得銀行服務;第三階段則強調體驗,客戶可以利用智能電話,甚至應用程式(App)進行交易。
三個階段背後所呈現的,可說是一種「主客變換」的改變。過往,銀行以什麼渠道,以及在什麼時間提供服務,都是由金融機構「話事」,若客戶無法在既定時間內趕到分行或撥進電話熱線,只能「明天請早」。但今天的客戶期望可經由自己選擇的渠道及時間辦理銀行服務,倘需求無法被滿足,消費者將會離棄原有的服務提供者。
隨着千禧世代進入社會工作,成為金融機構的新客戶主要來源,銀行服務只會變得更加以客戶為本。試想像這群已習慣到YouTube點看短片、不再依循節目表看電視的年輕一代,又豈會滿足於定時定候的銀行服務?
要滿足新的客戶期望,金融機構可以藉着科技,提升產品和服務渠道的質素。金融科技(FinTech)在近數年急速崛起。FinTech就是金融(finance)與科技(technology)的結合,不但傳統金融機構可以藉着科技優化服務,其他機構如電訊公司、電子商貿企業等也藉此涉足提供金融業務範疇。
除了硬件的投入外,人才培訓也十分關鍵。管理層制訂公司的發展路向,交由中、下層的員工執行。試想像,如果員工對金融科技還未有充分的認識,又怎樣執行好計劃,協助公司把握新時代的機遇?
香港銀行學會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2%的受訪者表示過往一年曾經接受過由外部機構提供的金融科技和網絡安全培訓課程。在我看來,這個比率大有進步的空間。
一項以新加坡金融服務業首席財務官為訪問對象的調查顯示,2017年影響當地金融服務業發展的三大因素分別為:技能短缺、大數據分析及科技主導的活動。當地的人事顧問認為,新科技如大數據的應用,將使技能短缺問題變得更趨嚴重。
從業員提升技能,以配合行業的新發展是必要的,不但有助提升行業的專業水平,也有利於從業員的個人事業發展。
更多梁嘉麗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