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曾俊華與李嘉誠看好的無政府金融科技 更安全還是更脆弱?
第1集 — Blockchain你識得幾多
第2集 — 區塊鏈如何改變世上所有行業?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上月的預算案表示,將鼓勵業界探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發展其減少可疑交易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潛力。
區塊鏈(Blockchain)無疑是具顛覆性的金融科技,去除中介監管、實行多方參與者認證、交易公開,有助加快交易時間,比特幣的運作技術就是來自區塊鏈。但在此情況下,會否成為黑客的又一攻擊目標,令人不放心地使用新的技術?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高級顧問梁兆昌解說,以往交易中央化,用戶與可信任的機構簽定協議,例如銀行,所有交易便從該機構的平台中進行,並由機構認證;但在區塊鏈技術中,兩個人做交易時,不需要可信的中介,即使彼此互不相識,也可以過數,因為區塊鏈提供的平台,没有人可單方面操制交易,因為所有交易是一個公開的帳薄,經過多方認證。
用戶覺得那一種模式較為可信,要視乎習慣,不過他表示,「當大家初初使用互聯網時,會覺得互聯網有許多問題,因為互聯網没有中央機構去管理,每人也可以進去,没有中央政府。但之後互聯網發展新技術,在網上交易時也有憑證,變得較可信。」
除了港府樂意推動,本港商人也似乎看好,一間專注於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Startup Blockstream,被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私人持有的維港投資看中,獲得5500萬美元A輪融資。
着重私隱者難以對區塊鏈有信心
梁兆昌亦表示,現在銀行及財務機構都開始發覺,運用區塊鏈技術去進行P2P的借貸、支付、眾籌,是比較方便,用戶不需要銀行戶口,只要在區塊鏈平台上有一串編碼作為帳戶,便可以使用服務。
區塊鏈技術運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及算法,使人不知用戶的真實身份,並不能修改交易紀錄。梁解釋,「之前和之後的交易會連結起來,形成了一條鏈,前呼後應,無人可以在中間插入,提高交易可信性。」
但由於此技術的去中介化及公開性,令着重交易私隱的用戶没有信心,因此現時不會取代傳統的交易,而銀行使用區塊鏈技術時,會使用私人鏈,只限於其客戶進場。
有被黑客入侵的風險
談起區塊鏈,必然會想起比特幣,梁兆昌引用Inter McAfee在去年尾的研究,發現比特幣網絡上有17%的節點(bitnodes,註1),背後的電腦受疆屍網絡及不良軟件控制,使價值2億美元的比特幣交易受到影響,即使有問題的電腦改變不了交易數據,但可以干擾過程,使服務緩慢。即使是運用區塊鏈的其他服務,也有可能面對類似危機。
比特幣被指淪為洗黑錢的工具,梁兆昌指區塊鏈可為用戶隱身,網絡罪犯借此犯罪,使比特幣聲譽受損,而且比特幣没有法定地位,價格波動遠較一般貨幣大,目前僅是投資作用的商品。
而用戶交易比特幣時,有機會被入侵,損失財產,梁兆昌建議要做離線檔案備份、使用多個帳戶、避免使用公眾電腦及網絡。
更多虛擬貨幣運用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尚在早期階段,人們亦未完全接受虛擬貨幣,有關概念也較難理解,但香港其實已有許多有關的講座,例如數碼港定期舉行研討會和黑客松 ,加深大眾認知,比特幣Startup亦在香港遍地開花,例如位於數碼港的Bitspark從事海外匯款,行政總裁George Harrap來自澳洲,看中香港營商法例適合發展金融科技,便在港創業。
他為區塊鏈的安全性護航,指出鏈內數據難以被修改,真偽較易被核實,他舉例,用戶把身份證明資料儲存在區塊鏈內,可以直接開設銀行戶口,銀行可在系統內找到用戶身份資料及作核實,用戶甚至可以在網上跟另一方簽署文件。
他又指,比特幣市場達65億美元,如果不夠安全,人們一早把它打垮,「比特幣存在近七年,無時無刻進行交易,每宗交易可追溯,比特幣不是由任何公司或政府去控制,不需要相信任何人,只需要相信數理,數理永不說謊。」
比特幣社群早前發生分歧,核心開發者 Mike Hearn在今年一月指比特幣實驗已失敗,但George認為比特幣只是没有如Hearn想像中發展,才覺得心灰,而比特幣交易一直增長,現時比特幣價格已高出Hearn發表言論時10%。
還有其他虛擬貨幣同樣應用區塊鏈技術,George更覺得當中有些較比特幣設計得好,「無論是比特幣或其他貨幣,最重要是繼續善用區塊鏈技術,去發展新的意念及商業模式。」
註1: 區塊鏈內存在多個節點(node),每一個區塊網絡的參與者都是一個節點,每個節點均保存一套完整的賬簿(ledger),記錄所有數據。任何一個節點發起一個交易,都需要將交易信息傳遞到區塊網絡中的其他節點,以作更新及驗證。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