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變TechFin(高天佑)
金融科技(FinTech)近兩年炙手可熱,內地在這方面的發展更加領先全球。不過,最近幾日內地FinTech領域卻似乎遭遇逆流,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00700)等巨擘,均透露口風暗示收縮戰線,日後專注於研發科技,減少親自沾手金融業務,名目也由FinTech改為TechFin,換言之就像「保險姓保」,科企也應「姓科」。背後原因是內地監管當局擔心FinTech跑得太快會失控,甚至危及金融穩定。對於內銀、內險等傳統金融股,這或屬短期好消息。
微信支付增長勁卻遭潑冷水
騰訊去年營業額及純利分別勁增47.7%及42.7%,不過作為「神股」,依然略遜於外界之「超高預期」(純利較彭博綜合分析師預測低約2%),以致昨天股價逆市跌近1%。大家於是紛紛從其業績報告中尋找亮點,最矚目的正是支付業務,隨着愈來愈多人直接在微信上購物或購買服務,騰訊在去年12月份處理的日均支付交易超過6億筆,較去年5月份透露的日均5億筆有顯著增長。騰訊三大業務分部「增值服務」、「網絡廣告」和「其他」當中,「其他」的收入增幅最勁,高達289%,佔總收入比率由2015年的5%升至去年的11%。據業績報告透露, 「其他」的強勁增長正是由支付服務及雲服務帶動。
簡單來說,人們以往購物、食飯、搭車,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現金或信用卡,這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生意。不過,隨着FinTech科技日漸發達,內地消費者逐漸覺得用微信或支付寶等軟件平台付款,原來比付現金或簽卡更加方便(毋須提款或簽名)、安全(避免收到假鈔或被打劫),並且「着數」(融資利率較低,還款期更靈活)。打開了這個缺口後,人們就很可能把存款、貸款、保險等金融需求也搬到網上平台。由此可以想像,FinTech對於騰訊、阿里等科技企業的潛在商機有多大,對於銀行、保險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又有多凶險。
監管當局憂潛藏未知風險
言歸正傳,騰訊去年支付業務使用次數猛增,正是一個好兆頭,難怪備受投資者憧憬。然而在業績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Martin)卻對此潑了一盆冷水,強調其支付平台目前定位為「基礎設施服務」,出發點並非為了賺錢,預料在相當長時間內都不會對盈利有貢獻。
另一邊廂,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作為「阿里王國」金融旗艦的螞蟻金服,本周二(3月21日)在北京召開了記者會,宣布未來的定位是TechFin,只會專注於做Tech(技術研發),包括數據、營運等技術,再把相關技術開放給金融機構,藉以支持後者做好Fin(金融業務)。
傳統金融機構須趁機發奮
況且,內地傳統金融行業本身也有很多「頭痛」問題,諸如銀行壞賬、樓市槓桿、股市波動、險資作反等等,若再放任FinTech盡情攪局,可能引發連鎖危機。例如FinTech若蠶食了傳統銀行利潤,就會令它們的壞賬更難掩藏。此外,各金融機構為了跟先進、方便的FinTech競爭,在經營上或更加冒進,恐不利金融穩定。
任何科技革新總離不開與監管當局的博弈,就算是在美國如此開放的社會,像Uber這樣勇猛的科企,也不敢全面跟政府對着幹,只能「又傾又砌」。至於在內地,不用說企業必須「聽話」,所以在監管氣氛改變後,各大科企便要「識做」,例如由打正旗號搞FinTech,改為專注於基礎技術、替金融機構服務的TechFin;就像「保險姓保」,「科企」也應「姓科」,乖乖搞科技,暫時別奢想繞道變身金融巨擘。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