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驗糖尿眼秒知結果 (瞳訊醫療伍灝桓)

By on November 27,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伍灝桓提到,瞳訊醫療以AI模型, 秒速篩查視網膜病變。(陳施敏攝)

伍灝桓提到,瞳訊醫療以AI模型, 秒速篩查視網膜病變。(陳施敏攝)

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 病情嚴重者足以失明。本港科企瞳訊醫療,以人工智能(AI)分析眼底照片,秒速篩查其致盲風險,聲稱辨識準確率達97%,冀長遠減輕公共醫療負擔。今次請來其行政總裁伍灝桓,講解如何令患者受惠。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伍)伍灝桓 瞳訊醫療行政總裁

陳: 為何有推出以AI技術輔助眼底篩查的想法?

伍: 瞳訊醫療是一家醫療科技公司,專門研究以AI技術分析視網膜圖像(俗稱眼底照片)。通過分析眼底照片,可以得知身體健康狀況,包括眼疾以至心腦血管疾病等先兆。目前,公司推出的VisionaDR,就是一款糖尿眼篩查技術,專門針對糖尿病患者而設。

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一成,其中二型糖尿病佔所有病例超過九成,患者多為中年以上人士。「糖尿上眼」的視網膜病變是常見併發症之一,香港每年約有200人,因上述原因而失明。

通過分析眼底照片,可以得知身體健康狀況,包括眼疾以至心腦血管疾病等先兆。(瞳訊醫療國際圖片)

通過分析眼底照片,可以得知身體健康狀況,包括眼疾以至心腦血管疾病等先兆。(瞳訊醫療國際圖片)

簡化篩查 紓醫療系統壓力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年接受一次糖尿眼篩查,以便病人及早發現病變,減低致盲風險。傳統的糖尿眼篩查,依靠眼科醫生或視光師對病人面對面診斷。然而,本港醫護人手短缺,公共醫療系統長期緊張。即使糖尿患者約見醫生,輪候時間動輒以年計算。公司希望借助自家技術,簡化現行糖尿眼篩查流程,助醫生騰出更多時間,專注跟進確診患者。

VisionaDR屬於非侵入式檢查,病人事前毋須以眼藥水放大瞳孔,只要通過相機拍攝眼底影像,照片便會直接上傳雲端。通過內置AI演算法分析,約一秒即可獲得結果,並自動生成檢查報告,整個過程最快兩分鐘內完成。

內置的AI演算法基於深度學習技術,以超過10萬張眼底照片訓練出來。公司早前邀請本港知名大學視光學院,進行獨立第三方評核,通過VisionaDR分析出來的結果,發現其準確率接近97%,並可穩定發揮高水平;現正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申請相關認證。

陳: 作為一間初創,如何說服別人採用?

伍: VisionaDR推出初期,大家普遍對AI持半信半疑態度,要說服別人接受創新科技,乃是十分漫長的階段。我們策略是針對不同機構,採用各種游說方式。以商業機構為例,能否盈利是其衡量標準,我們會從節省人手、提升服務速度、穩定性、質量及方便等入手,讓機構了解使用VisionaDR,有增加盈利的空間。

瞳訊醫療兩年前跟房協合作,為近兩千長者篩查眼底。(受訪者提供圖片)

瞳訊醫療兩年前跟房協合作,為近兩千長者篩查眼底。(受訪者提供圖片)

夥房協為2000長者做檢測

兩年前,公司榮幸得到創新科技署「公營機構試用計劃」資助,促成與房協展開大型社區糖尿眼篩查計劃,為房協轄下20個屋邨近2000名長者,在20日內完成眼底篩查。結果發現約100多個長者有糖尿上眼徵狀,但近九成人未有察覺;過半數長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

基於VisionaDR的雲端特性,篩查地點不再局限於醫院或診所;即使眼鏡舖以至流動攤位,亦可彈性地提供篩查服務,願景是把糖尿眼篩查帶入社區。我們留意到,政府陸續在18區成立康健中心,實行預防性醫療或慢性病管理,以減輕醫院工作量,我們期望能參與其中。

公司的合作機構類型廣泛,包括視光店、診所、體檢中心及非政府組織(NGO)等,現時跟保險公司洽談合作事宜。由於很多項目被延誤,盼疫情穩定後,盡快推出有關計劃,有望很快達至收支平衡,並對融資持開放態度。

只要把眼底視像,上傳至雲端處理,即可遙距篩查糖尿眼,減輕眼科醫生負擔。(瞳訊醫療國際圖片)

只要把眼底視像,上傳至雲端處理,即可遙距篩查糖尿眼,減輕眼科醫生負擔。(瞳訊醫療國際圖片)

陳: 公司未來有什麼發展計劃?

伍: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公共醫療危機,我們希望把技術推廣至世界各地,尤其是糖尿病發率較高、眼科醫療人員相對缺乏的地區,如中東及太平洋等。我們計劃通過人脈網絡,與當地機構合作輸出技術,避免遇到監管法規、當地文化或營運環境等挑戰,減低開拓市場的風險。

醫療健康市場龐大,涵蓋範疇非常廣闊,所有公司都能在不同領域找到定位,相信難以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我們作為一間初創,能夠更靈活「走位」,除了糖尿眼篩查,亦研究把技術應用於青光眼、老年黃斑病變等眼疾,期望病人做一次眼底攝影,便可檢測多種不同病變。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