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固動作分析系統 (步固張大健博士)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的平衡力及肌肉力量會下降。有本地初創研發了一款「智能防跌系統」,結合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技術,評估長者的跌倒風險,聲稱5分鐘就完成報告,可供醫護人員為後續的預防治療作參考。今次請來步固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大健博士,談談其產品的研發經歷。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張)張大健博士 步固有限公司創始人
陳:為何研發評估跌倒風險的產品?看到什麼市場或客戶需要?
張:「步固智能防跌系統」是一個身體健康指數測試器,能夠評估用戶的跌倒風險。據衞生署公布的數據,在香港65歲及以上、在社區居住的長者當中,每年大約每5人便有1人跌倒;其中約75%會受傷,包括頭部創傷及骨折。據我了解,美國每年用來治療長者跌傷的費用甚至高過治療癌症,相信香港情況亦相差無幾,對照顧者及社會造成衝擊。
後來我向相關的專家請教,得知跌倒是由多項風險因素互相影響所致,包括年齡、藥物、睡眠質素、下肢力量及平衡力等,故難以準確評估跌倒風險。現時一般透過問卷、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以肉眼觀察長者走路情況,或以多種大型醫療器材評估,惟前者準確度不高,後兩者則涉及人力,且每次需時至少30分鐘。眼見市場上仍未有單一設備能進行綜合性的醫療測試及評估,公司遂於2016年成立,着手研發相關產品。
陳:與市場同類產品有何分別?有什麼競爭優勢?
張:「步固智能防跌系統」重約32克,內置微型加速傳感器,能分析人體的三維動作數據,評估平衡力。用戶可在輸入身高、體重及年齡等基本資料後,戴上儀器並做出3套簡單動作,包括開眼及閉眼原地站立30秒、來回步行約10米距離,以及在椅子上坐低和起身5次。
儀器會把數據上傳至雲端分析,5分鐘內即可取得報告,以高、中、低3個等級評估用戶的跌倒風險;報告亦有更詳細的測試結果,如身體晃動軌跡、雙腳受力情況、左右腳步幅變化等,供物理治療師等參考,為病人進行預防及治療。
儀器特別之處是能夠檢測跌倒風險介乎極高及極低之間的病人,大概約佔長者人口四成,由於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絕大部分都不知自己有跌倒風險,故能起提醒及預防作用。此外,儀器的AI採用全球防跌科學研究發表的結果,以及香港本地老年人數據庫開發,在接近200次的臨床實驗中,結果通過黃金標準醫療設備驗證,收集的數據能準確至百分之一秒,並獲歐盟CE安全認證。
已為三千人做檢測
陳:作為初創如何進入市場?有哪些機構採用?
張:公司於兩年前完成產品原型機,惟當時表現未如理想;直到一年前檢測效果才逐漸穩定,並於第二屆「亞洲發明展覽會——香港」,從內地及本港37家初創脫穎而出,獲得金獎及最高榮譽獎。產品的硬件設計雖簡單,但軟件及算法等核心部分卻是別人難以抄襲或模仿。
公司主打B2B市場,合作夥伴包括香港電訊(06823)、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等;早在產品研發階段,公司就與油麻地長者安居資源中心建立合作,目前已為近3000名長者評估跌倒風險,期望2021年將檢測人數提升至一萬。同時,公司亦與一家本地企業展開另一項目,評估兒童脊柱側彎的情況,至今已收集及分析了數百人的數據,進展良好。
大學知識轉移處助商品化
陳:由大學教授到成立初創公司,身份轉換上有什麼挑戰?
張:我讀化學出身,曾在美國一家航空公司任職工程師超過30年,然後2011年到香港浸會大學出任物理系客座教授。回望過去10年,我認為港府在推動科研發展表現出色,例如創新科技署推出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公司就獲得兩期資助,得以展開產品研發。政府近年積極舉辦多場國際會議、展覽會等,為研究員、初創等提供機會。
將科研發展商品化,過程並不簡單。研究員做研究的動機是好奇,以防跌系統為例,可能只要找十幾人測試,就可以完成論文;但作為商品出售,必須專注產品研究方向,要經過成千上萬人的測試,並考慮如何吸引消費者青睞。幸好幾乎每間大學都設有相應的知識轉移處,協助學者將研發商品化,我建議政府可與這些辦事處加強聯繫,為學者提供資金支援外,協助轉變其商業思維。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深入了解Fine-Tuning:什麼是Fine-Tuning?在香港市場中有什麼應用與挑戰?
在人工智能(AI)領域,AI 模型 Fine-Tuning 正成為一項關鍵技術,它能顯著提升機器學習模型在特定任務中的表現。這種技術使得預訓練模型能夠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準確性和效率。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藍牙6.0多項突破 Find My細至厘米(林國誠)
最新發表的Bluetooth 6.0規格,將顛覆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在無線設備互聯方面帶來了革命性進步。在介紹Bluetooth 6.0前,先回顧過去幾代Bluetooth技術的不足及限制。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中佬的浪漫 探索新科技(黃岳永)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除了深受不同年齡層男士喜愛的《高達》,不少人到中年的「中佬」開始重拾童年的打機樂趣,例如可玩到大部分PC遊戲的Steam Deck,近幾年便掀起全球遊戲革命;剛推出的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與其引發的熱潮,也吸引不少老玩家的目光。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新技術|英飛凌首製成12吋GaN晶圓
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周三(11日)宣布,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300毫米(12吋)氮化鎵(GaN)晶圓技術,生產晶片數量是200毫米(8吋)晶圓的2.3倍。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AI趨勢|Adobe末季推AI短片生成器
美國圖像處理軟件商Adobe宣布今年底前,為旗下剪片工具Premiere Pro推出測試版工具,配合Adobe Firefly視訊模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創作短片。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AI之戰|甲骨文夥輝達建澤級雲訓練AI
美國軟件公司甲骨文(Oracle)與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合作,聯手建造全球首個「澤級」(Zetta)雲端運算集群,讓客戶透過甲骨文雲端基礎設施(OCI)訓練人工智能(AI)。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學生研發安全帽冷卻裝置 贏設計大獎
來自香港大學的7位學生,設計冷卻裝置Air Ring 48(AR48),可安裝在標準安全帽上,保障建造業工人在酷熱環境下工作安全。這項發明最近勝出2024香港區James Dyson設計大獎。
- Posted September 13,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