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電子支付殺埋身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方保僑)

By on November 24,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內地兩大支付巨頭攻港,迫使八達通轉型求變。(何澤攝)

內地兩大支付巨頭攻港,迫使八達通轉型求變。(何澤攝)

最近香港新增不少「無現金支付」選擇,其中支付寶更適用於街市,微信支付也獲的士接受,稍後將可用來買港鐵車票,市民日後逛街大可毋須再攜帶銀包。《信報》StartupBeat請來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討論不同電子支付工具的差別和優劣。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方保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

尹:的士近日新增了不少電子支付選擇,為何有關交易形式至今才見活躍?

NFC需有讀卡器支援

方:其實我仍不覺得的士無現金支付的選擇多了。從前說可支援VISA、MasterCard及八達通,可是到現在我還未遇上可供電子支付之的士。

近期確實有不少這類新聞,因去年金管局已發出13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SVF),加上內地兩間行業巨頭攻港,到處瓹窿瓹罅找空間。惟他們一開始來港已毋須擔心沒市場,事關內地已有大量用戶,日後只須提供優惠,就能吸引港人使用。

惟若要商戶採用,並非一朝一夕。以尋找合作夥伴為例,燒錢搶市場是內地常見的策略,據聞他們現時近乎零手續費,到日後全面普及,真正發展成無現金城市時,大家只能被迫使用。

尹:八達通已推出20年,為何金管局要等到去年才推出SVF牌照?

方:這真要問金管局才知,若5年前已發牌的話,情況會否改善?有人說,香港在電子支付落後的原因正是八達通,但我認為根本無關,它只是其中一個營運者。去年發出SVF牌照後,八達通就放棄了原有的銀行牌照,以SVF營運,增加經營彈性。我認為電子支付很大部分的進程都由政府牽引。香港與內地不同,業界一般是等到牌照批出才行動,內地則剛剛相反。

方保僑(左)認為,本地電子支付技術不差;旁為尹思哲。

方保僑(左)認為,本地電子支付技術不差;旁為尹思哲。

尹:八達通的制式與其他電子支付有什麼差別?

方:當年八達通引入SONY的FeliCa技術,屬於NFC中的F系統。外國不少手機都不支援FeliCa,據我所知,只有日版iPhone 7才支援, 現時其他地區的iPhone 8及iPhone X已可支援相關技術。

以往八達通只是電子錢包,若餘額不足就要再入錢,八達通卡一直無法上網。直至一兩年前, 八達通才可為支付寶充值,以便網購,這樣勉強算得上聯繫網絡,但只限於新版八達通卡連接Android手機使用。

現時打開八達通的手機應用程式,可見到QR Code(二維碼)。他們承認會在短期內推出QR Code支付。始終不少手機都無法讀取NFC,商戶亦須備有實體終端機才可使用;QR Code卻不需要這裝置,只要手機有鏡頭就行。

尹:可否講解實體信用卡與QR Code支付的分別?

方:VISA、MasterCard等實體卡已應用多年,感覺有如身份象徵。惟一向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如被不法分子拍下信用卡底面,又或事主遺失信用卡,就有機會被盜用。相反,現時商戶讀取用戶的QR Code後,該支付代碼隨即失效或30秒定時轉換。即使黑客入侵手機,想偷換QR Code,亦只有30秒時間,令風險大大減少;就如Apple Pay一樣,信用卡不顯示號碼,只顯示圖樣,其token(代碼)也每次更新。

臉書P2P大茶飯在後頭

尹:除上述支付工具, Apple、Facebook(fb)亦已宣布在其即時通訊平台推出P2P(個人對個人)轉賬,這又是什麼玩法?

方:P2P的作用暫時只是「儲客」,因這對公司來說, 只是多了現金,實際上沒什麼收益。但當P2P轉為P2M(Person-To-Merchant,個人對商戶)時,將來或有網上商店支援Apple Pay,屆時可能直接扣賬,而不用透支信用卡。

fb勝在用戶人數多,如用戶要落廣告、支付玩遊戲課金或在fb商店購物,日後可能毋須經信用卡公司,直接從fb錢包轉賬。

尹:你認為,現時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落後嗎?

方:某程度上都算落後,惟不是技術,而是思維。市民很被動,政府思維必須向前。如當局不發牌, 大家也沒法營運。不要說「因為過往的工具太輝煌,導致現時落後」,這沒有關係。只要政府一方不斷與時並進,我們也可同步向前走。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