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中的香港工業 (廖錦興博士)
近年熱門的詞彙如「去全球化」、「地緣政治」、「保護主義」等,而「俄烏戰爭」引發新一輪政治體制和鬥爭的博弈。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保護主義抬頭,去全球化勢不可擋。香港在地緣政治衝擊和產業單一的困局下,何去何從?
香港回歸25年來經濟乏善足陳。當內地主要城市經濟騰飛,香港的經濟角色卻模糊。同時,房屋、教育、管治及制度都受不少人詬病,但香港有逆境自強的特質,只要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土地和房屋問題也可四両撥千斤。當社會風雨過去,把握發展機遇,經濟民生重回正軌絕非難事。
本月初,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會長戴麟先生(Paul)接受恒生大學《恒傳感言》專訪時提及,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轉危為機。Paul表示,香港高等學府的先進科研結合工業家擅長之產品開發,把科研成果轉化成實際應用,成為香港獨特優勢。
他以疫情中的外科口罩為例,香港企業能在疫情之初迅速建立起本地的口罩生產線,而在面對劇烈競爭時能利用科研成果把口罩水平升級,為產品建立差異化,部分成為香港奧委會、北京冬奧和瑞士國際奧委會的指定口罩,盡顯快、準、精的能力。目前,本港再工業化下的四大科技(生物、環保、金融、食品)是未來發展的重心,而北部都會區產業發展將會百花齊放,涵蓋不同先進科技產業,連農業科技也是其中之一。
筆者認為香港工業家的工匠精神、創新能力和靈活變通等特質將會是未來經濟再起飛的動力。早於2020年,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已指出,香港需要推動「第三次經濟轉型」,轉型聚焦「包容性經濟增長」(inclusive growth)。
鄧教授認為,香港具工業的DNA,倘政府能制定政策加強再工業化的步伐,香港的競爭力必定更上一層樓。再者,香港是知識型經濟社會,發展工業要有市場化的動機,因此在培育人才策略上,要增加高端的科學人才及進取地吸收外地人才。如果香港在工業發展方面繼續原地踏步,在去全球化甚至去中國化下,香港難以成為實體經濟的獲益者。
誠然,香港因地緣政治關係影響在國際舞台的形象,但本地擁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地靈人傑,健全的法治制度及相對完善社會管治系統。若利用再工業化和官產學研提升競爭力,加上大灣區發展規劃,香港不單能把握國家的雙循環經濟機遇,更能獲得新興市場需求增加的發展機會。
更多廖錦興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