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燈光促動植物生長 (LuxBalance張湋楊)

By on September 20, 2019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張湋楊認為,香港的科技人才例如是軟件工程師等,供應遠追不上需求。(LuxBalance圖片)

張湋楊指,香港的科技人才如軟件工程師等,供應遠追不上需求。(LuxBalance圖片)

今年1月才成立的本地初創企業LuxBalance主力研發智能燈,聲稱產品除了有助人類入睡,更可促進動植物生長。今次《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其執行董事張湋楊,分享光線如何用於育苗及食物工廠上,協助穩定糧食供應。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張)張湋楊 LuxBalance執行董事

朱:據了解,早年你曾於飛利浦(Philips)旗下影視演藝燈光亞洲(Showline)擔任首席技術官(CTO),近年為何有意轉戰初創?

張:自1984年起,我就在深水埗鴨寮街銷售燈光產品;其後在九龍灣設廠,正式成為本港首家舞台燈生產商,專注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業務,並開始接觸LED,負責幕牆燈光、維港燈光音樂滙演等項目。時至2010年,公司被飛利浦收購,及後我亦加盟飛利浦旗下的Showline擔任首席技術官。幾年後退休,原本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卻發覺退休生活非我所追求,眼見自己最熟悉燈光,便聯同31歲的荷蘭合作夥伴創立LuxBalance,發展智能燈業務。

室內種植 模擬戶外環境

朱:可否講解一下公司的產品及服務?

張:LuxBalance專注研發智能燈,以LED技術調校不同波長,通過雲端系統及傳感器偵測到的數據,提供相應的「燈配方」給客戶,可應用於改善動植物生長及人類作息。

以植物為例,不同植物的生長環境和所需要的陽光也不同,經團隊調校合適燈光波長後,農夫即使在室內種植,植物也恍如置身於最佳天然生長環境,能夠健康地生長。

LuxBalance透過調校LED燈的波長,加快農作物生長速度。(LuxBalance圖片)

LuxBalance透過調校LED燈的波長,加快農作物生長速度。(LuxBalance圖片)

我們支援的種植模式主要有育苗(Plant Tissue Culture)、溫室(Greenhouse)及都市農莊(City Farming)3種。以育苗為例,一般為期兩個月,由於植物所需光線在每天、每時段均有不同變化,團隊會彈性調控光度及波長,讓植物吸取充足能量。待幼苗生長至某個高度,農夫就可將之移植至大自然栽種。現時農夫採用「燈配方」後,其植物生長效能可提高20%;未來更有望提高50%,以確保糧食供應的穩定。

動物方面,我們不以生長速度為準則,以免對其構成壓力,反而聚焦於健康,透過調控「燈配方」,模擬24小時的日光及月光變化,例如清晨、黃昏的光線強度便有所不同,晚間則帶少許藍光等,一切旨在為動物塑造舒適的生長環境。

至於人類,公司現正着手研究如何調校波長,以仿日光喚醒人類或協助入睡,惟現階段仍在調整策略。

攻菲律賓越南 聚焦東南亞

朱:進軍海外市場方面,你們有何策略?

張:目前公司主攻菲律賓和越南市場,一來我們在當地有相關人脈,二來我們在取得動植物生長數據後,須通過不同測試以驗證技術,東南亞在這方面很便利,畢竟該區鄰近本港,航程只需兩三小時。

此外,我們聯繫了當地生物科技院及大學教授,為「燈配方」進行研究和測試;成功後,由他們直接向農夫推廣,並在市場落地應用,變相我們毋須大費周章做市場推廣。當然,在進軍有關市場之前,我們要確保產品合乎該國安全法規,能順利進口。我們又會聯絡當地代理商或權威人士,透過舉辦研討會接觸目標客戶。

張湋楊表示,其公司的技術可應用於育苗、溫室及都市農莊。(LuxBalance圖片)

張湋楊表示,其公司的技術可應用於育苗、溫室及都市農莊。(LuxBalance圖片)

朱:現時在港聘請科研人才有何挑戰?對於初創,你又有何建議?

張:個人認為,礙於本港缺乏科技人才儲備,聘請科技人十分困難。雖然港府近年提倡培育科技專才,惟過程需時,市場現已不斷擴大,人才卻供不應求。相比大企業可高薪挖角,初創卻難以支付更高薪水留人,最終導致人才流失。

我有一位同樣開設科技公司的朋友,他原本聘用的工程師早前被別家公司挖角,雖然後來成功聘請到另一位工程師接棒,但新同事仍要花不少時間來理解上一手工程師所編寫的程式和編程思維。幸好,朋友的公司是科技園培育公司之一,由辦理海外人才就業簽證,到提供宿舍等配套,科技園方面均會提供協助。此外,據了解,在越南政府主導下,當地大學生的編程技能不錯,其人才成本較相宜,初創亦可考慮聘用當地專才。

初創須確保營收維持業務

個人認為,本地初創成功率不高,原因之一是初創一開始便要大灑金錢於研發產品和技術,卻沒想過要在最短時間內賺取主要收入。一旦產品研發時間過長,業務或因而被拖累。我建議初創須設定市場發展路向,並按部就班付諸實行,務求有充裕營收維持業務發展。

張湋楊透露,未來會研究人工智能,從雲端下載種植配方。(受訪者提供)

張湋楊透露,未來會研究人工智能,從雲端下載種植配方。(受訪者提供)

朱:公司未來有何發展大計?

張:AI是大勢所趨,我們期望未來以AI作為後台支援技術,把燈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終極目標以全自動系統,通過AI、傳感器、攝錄機偵測數據,再上載至雲端,直接因應需求提供「燈配方」,例如今天種番茄,系統就自動提供番茄配方予客戶。

公司現聚焦於東南亞市場,未來計劃擴張至歐美及中東市場。以中東為例,由於當地缺乏水源,若採納我們的技術,或有助改善當地農作量。本地方面,我們計劃與都市農莊合作,以涉足工廈種植等領域。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