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社會 強國變鎖國? (金箴)
沒有支付寶或微信錢包在神州大地寸步難行時有所聞,最新例子是深圳超市響應官方防疫呼籲,祭出「付鈔實名制」,要求用現金的顧客留下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和手機號碼等個人資料,買少少東西也搞一大輪,加上人民銀行第四季發行採用類似Bitcoin加密技術的「數碼人民幣」,強國邁向無現金社會幾無懸念,後續發展有辣有唔辣。
深圳超市今次按照當地衞健委指引實施「付現鈔」辣招,或許只是商戶謝絕現金的新藉口。經常北上公幹消費的港人都明白,跨過羅湖橋後若無二維碼付款App,就算大豪客一疊疊人民幣在身,也會被的士、餐館甚至乎乞丐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內地最新電子支付滲透率超過九成,各行各業均已習慣一嘟結賬,「返唔到轉頭」。
電子支付杜絕人民幣假鈔兼降低營商成本,難怪在功利主義的內地極速普及。但針無兩頭利,新科技卻令一眾電腦盲和遊客淪為「弱勢社群」,試過有長者不懂用手機買火車票,拿着現金到車站購買,被職員拒絕,情急之下哭跪哀求一張車票;亦曾有遊客在北京如廁「開大」後,才發覺面前的廁紙售賣機只限二維碼付款,結果如何讀者自行想像。
其實「阿爺」早已察覺電子支付走得太前衍生出不少問題,幾年前透過媒體提醒拒收人民幣現金屬違法行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民間「歧視現金」的情況沒絲毫改善。有見趨勢不可逆轉,支付寶和微信去年底推出外國人可以綁定VISA或MASTER卡功能(香港人冇份),可是老外大多不習慣這種模式,寧願委託導遊付款,導致「入境旅遊外滙收入」停滯於每年千餘億美元水平,近5年來幾乎沒增長。
隨着人民銀行即將破天荒發行「數碼人民幣」,中國料將加速化身「零現金國度」,客觀好處是防止鈔票傳播病毒(每張人仔平均含菌量17.8萬,亞洲最邋遢),方便監控資金流向,協助反貪和控制走資,將來如有必要更可實施深度負利率振興經濟(歐洲早年已推出負利率,惟經驗顯示若罰息超過0.5厘,國民便寧可提走儲蓄放在床下底;無現金國度則可把民眾存款困在銀行或官方電子錢包,即使負息至5厘亦不能搬走錢財,唯有被迫轉買股債,齊齊做經濟啦啦隊)。
不過,無現鈔社會同時為本土消費和外來投資添加障礙,不利人民幣國際化。尤其受累中美新冷戰,內地GDP組成的4大部分中,投資(I)及外貿盈餘(X-M)近年皆明顯倒退,政府投資(G)亦因高鐵和高速公路呈現供過於求而不可持續,若連實實在在有助激活內需的私人消費(C)也被拖後腿,當局透過「內循環」振興經濟的宏願恐怕不易實現。
說到底,現鈔一旦失去購物交易功能,老外基於保障私隱又不願使用國產二維碼或數碼貨幣付款,兌換人民幣時必會加倍審慎,屆時所有海外旅客變成「阿燦」,「內循環」只會停留於「塘水滾塘魚」階段,人民幣也難以「升呢」踢世界波!
更多金箴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