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區塊鏈賣飛杜絕黃牛 (光子網絡數據中心馮德聰及Timable Limited高立基)

By on April 6, 2018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不少黃牛黨透過程式「秒殺」門票,令黃子華棟篤笑一票難求。(網上圖片)

不少黃牛黨透過程式「秒殺」門票,令黃子華棟篤笑一票難求。(網上圖片)

黃牛飛炒風熾熱,多場音樂會和棟篤笑一票難求,社會有聲音促請政府立法推行「實名制」,杜絕這類炒賣交易,《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光子網絡數據中心行政總裁馮德聰(Paul)和Timable Limited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高立基(Mike),討論「實名制」能否解決黃牛飛問題,以及怎樣透過科技改善購票流程。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馮德聰 光子網絡數據中心行政總裁

           高立基 Timable Limited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尹:棟篤笑以演說內容為賣點,前後排座位分別不大。若增加供應,例如在Netflix等OTT平台上放映,能否解決黃牛飛問題?

高:不少高價買黃牛飛的人,入場並非為了支持偶像,而是旨在「打卡」——這麼難買票的表演,還能坐在前排,彰顯了他們的社會地位。黃牛票能賣過萬元,不單因為演出精采,還有炫富作用。

我曾試過以軟件機械人(bot)買票,只要知道購票系統的超連結,預設程式可在一秒內更新多次搶購。若能成功進入系統,就能順利買票,過程比起搶iPhone還要簡單。

法律落後難救近火

尹:你們支持透過立法,禁止炒賣黃牛飛嗎?

高:我認為,現行法例跟現實情況背道而馳。香港《公眾娛樂場所條例》列明不可炒賣門票,惟紅磡體育館節目卻可以豁免。早前,警方於台灣藝人周杰倫開演唱會當日,在紅館門外只能以涉嫌違反逗留條件為由,拘捕一名正炒賣黃牛飛的內地男子。至於是否需要立法堵塞漏洞,我認為法律永遠落後於科技。趁未立法前可先試用其他方法,如實名制、抽籤等去改善,可能會比較快。然而,抽籤亦無法杜絕黃牛問題,甚至出現類似認購新股的「孖展」情況。只要有價有市,黃牛黨亦可借身份證一起抽門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馮德聰(左)建議使用區塊鏈智慧合約打擊黃牛炒風;旁為高立基(中)及尹思哲。(資料圖片)

馮德聰(左)建議使用區塊鏈智慧合約打擊黃牛炒風;旁為高立基(中)及尹思哲。(資料圖片)

尹:不少地方都採用「實名制」購票,本港亞洲博覽館亦打算在售票時,加入購票者姓名及身份證號碼等資料,你們有何意見?

高:先看案例,台灣樂團五月天曾以「實名制」售票,但只限「搖滾區」,並不是整場表演,因涉及的驗票時間十分長;甚至聽過有人為了看演唱會,乾脆更改黃牛票上的名字。

黎明亦曾舉辦以實名電子門票入場的嘉年華,為解決驗票時間問題,主辦單位拉長活動時間,由下午開始進場,觀眾可提早到場進膳、玩樂,花好幾個小時慢慢驗票。然而,港人看演唱會習慣最後一分鐘趕到,以上模式較難應用於紅館。西九龍文化區每年舉辦的音樂節,門票也是採取「實名制」,惟活動只有兩天。

馮:有人建議用QR Code(二維碼)作為門票身份識別,這涉及小型認證系統。舉例說,主辦單位可提供一個QR Code,代表着一個身份,中間不涉及真實姓名,只連繫一個電子錢包賬戶,讓過閘時匹配身份。如像地鐵入閘般,嘟一嘟就可以過。若設立數十個櫃位,驗票速度應該很快。

實名制剝奪轉讓權

尹:有人反對實名制,因為這剝奪了門票轉讓權。若有時剛巧有事,亦無法讓親友代為出席,只能浪費門票。科技可解決此問題嗎?

高:坊間有些售票系統,可在最後一分鐘轉名。有人建議,門票只能轉讓一次,惟這亦有可能衍生黃牛飛。外國有相關例子,你可在合理時間內轉讓門票,如開場前幾日全額退票,主辦單位就會把門票重新發售。

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今年在港舉行的音樂會,門票也炒得火熱,因此加場時以抽籤實名制售票及以此安排入場,惟若退票只能收回一半金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電腦程式成為搶票手段。(法新社資料)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電腦程式成為搶票手段。(法新社資料)

馮:現時不少購票網,都是2010年之前的產物。這些年,我們經歷了多少變化?以前網站有用雲端嗎?可以擴容嗎?通通沒有。今日社會電子化,我們可利用電子支付、區塊鏈及智慧合約等技術,建立一個系統,要做到即時退票不難,只是沒有人做。現今高流量的網站常吸引過百萬人同時瀏覽。反觀管理10場紅館表演,最多只涉及10萬張、甚至20萬張票。在系統改門票資料,並無難度可言。

台灣15分鐘售25萬票

尹:那為何主辦單位遲遲不更新售票系統?

高:紅館節目必須使用指定售票網,主辦單位其實無法轉用其他系統。台灣有個案可以在15分鐘內,成功賣出25萬張票,甚至可以揀位,銷售數字相當驚人。經過15分鐘購票過程後,歌迷已可重返工作。反觀在香港買票要花整個上午,間接導致的GDP損失隨時數以千萬元計。

馮:香港要建立類似系統不難,但售票一方根本無誘因去做,他們只想用最低成本的方法。本地演唱會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找贊助商支持,外國則有不同要求,他們會追求新科技,改良現有的做法。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 English Version ]

Can technology help stamp out ticket touting?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