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發行商打造一條龍服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相比起元宇宙(Metaverse),其息息相關的非同質化代幣(NFT),由於涉及炒賣元素,故市場關注度更高。不少傳統品牌及企業,亦銳意趕熱潮涉足NFT。在營銷及品牌推廣行業打滾多年的朱寶華與蔡浩雲,去年決定成立NFT發行公司M4WAT,協助企業客戶制訂NFT營銷策略、編寫智能合約以至發行NFT。
涉制訂策略及編寫合約
M4WAT聯合創辦人朱寶華指出,NFT是去年才興起的新興事物,不少企業和品牌僅把NFT視為營銷手段,「負責品牌營銷的,一般都不是科技人,他們只知NFT很熱門,便決定要涉足其中。」

朱寶華(右二)及蔡浩雲(左二)去年成立M4WAT,協助企業客戶制訂NFT營銷策略、編寫智能合約,以至發行NFT。(黃俊耀攝)
有人會視NFT項目為「賣圖檔」,只要發行的NFT得到支持者收藏,或設定為社交媒體頭像便算成功。另一聯合創辦人蔡浩雲稱,亦有不少品牌會把NFT,跟客戶關係管理(CRM)並行。在發行NFT後,為NFT持有人提供不同的特殊待遇(Privilege),例如是優先購買新產品。
「其實NFT有兩種,第一種是獨一無二、用於收藏的藝術品;如果是一些發行量達數千個的NFT,正路做法應該是把它當成一種會員證。」朱寶華補充。

蔡浩雲(右)強調,有不少品牌會將NFT,跟客戶關係管理並行;旁為朱寶華。(黃俊耀攝)
像M4WAT,公司除協助客戶發行NFT,亦將發行自家NFT系列ApeToTheMoonNFT,作品採用猿人設計主題,NFT總數7410個,公開鑄造價為0.094以太幣(約2115港元)。跟不少NFT項目一樣,白名單(Whitelist)成員本身,可享有鑄造價折扣(例如0.0741以太幣)。
支持者如要加入白名單,需要完成若干任務,例如邀請一定數目的朋友加入社群,或踴躍在Discord社交群組內發言、解答新朋友疑問。朱寶華指出:「大家既然來自不同專業,可以產生很多化學作用。」他強調,發行自家NFT的目標,旨在建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DAO一定要做到『大同』,不是Owner話事,Owner頂多是收集大家意見,再綜合不同選項,由大家投票決定下一步做法,例如投資藍籌級NFT項目,抑或做些慈善項目。」
延伸閱讀:
改良智能合約鑄造成本慳半
廣告公司進入元宇宙營銷 助台歌手創作「樂園區」宣傳谷人氣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香港海底光纜挑戰與機遇 (方保僑)
香港在全球數據傳輸網絡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底光纖電纜是現代通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支援高科技應用如5G網絡、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甚為重要。香港作為傳統的海纜集結點,擁有低成本和低時延的優勢,但這些優勢正面臨新加坡迅速擴展海纜和政府支持帶來的挑戰。
- Posted December 11, 2023
- 0
-
Ultipa開發圖數據庫 進駐科學園
上屆入圍電梯募投比賽(EPiC)十強的美國初創Ultipa,先拔頭籌進駐沙田科學園。公司首席營運總監劉思燕提到,其核心創辦成員來自美國矽谷,團隊曾考慮到新加坡發展,後來覺得香港市場潛力更大。她透露,現時有不少本地合作夥伴及投資人,對公司伸出橄欖枝。
- Posted December 11, 2023
- 0
-
電梯募投可為外企做跳板 增組別擴名額 來港競逐3900萬資金
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的電梯募投比賽明年邁向第八屆,公司策略夥伴總監柯志成接受本報訪問時稱,該項比賽的作用猶如「跳板」,冀助企業獲取更多拓展新市場的資源。柯志成表示,除了推動本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亦想吸引更多海外公司進駐,提振本地經濟。
- Posted December 11, 2023
- 0
-
新世代手機雲端備份(林國誠)
筆者在此分享一個真實故事。一位友人某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手機出現嚴重問題,不僅偶爾自行重啟,屏幕甚至變為全綠色,無法正常運作。這部陪伴他近3年的手機儲存了大量重要資料,突如其來的故障令他感到相當困擾。 為了不影響工作,朋友趕快把舊手機的資料轉移到另一部手機,耗上整整一天時間。單是轉移WhatsApp資料,就用了8個小時。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Klook獲16億融資 布局三大領域
本地旅遊平台Klook昨天完成2.1億美元(約16.38億港元)E+輪融資,由美國風投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領投,並獲BPEA EQT、亞洲投資基金Atinum Investment、Golden Vision Capital,以及東南亞企業投資機構Krungsri Finnovate、Kasikornbank Financial Conglomerate及SMIC...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AI也會做夢嗎?(黃岳永)
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不少科幻作品的情節已成為現實,AI或機械人會否如人類一樣擁有思想感情,相信是不少人及科學家想要探究的範疇。正好在網上串流平台Netflix看了《Pluto冥王》,故事背景建立在人類和機械人共同生活的世界,機械人與其說是「機器」,反而更近似另一個與人類共存的生命種族,不禁有感而發想到:「AI也會做夢嗎?」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
-
谷歌新AI勝GPT-4V 測試首超人類專家
谷歌(Google)周三(6日)發表多模態AI模型Gemini(中譯「雙子座」),提供Ultra、Pro、Nano大中小3個版本,能同時理解文字、程式碼、影片等內容。Ultra供少量企業與開發者試用;Pro供英文版Google Bard試用;Nano即將在Pixel 8 Pro智能手機運行。
- Posted December 8,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