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金融科技發展與規管須追落後(莫乃光)

By on May 11, 2015

本文作者莫乃光為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專業為公」

「如何克服發展金融科技的挑戰」討論會嘉賓合照

「如何克服發展金融科技的挑戰」討論會嘉賓合照

上周二晚,筆者和梁繼昌議員合辦了一場「如何克服發展金融科技的挑戰」討論會,約有近20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士出席,反應是近來我們所舉辦活動中最踴躍之一,可見不少業界都對金融科技的發展十分有興趣。

是次研討會我們特意邀請正在拓展網絡借貸、股權型群眾募資和比特幣交易平台的企業家,研究金融規管的學者和對創新科技經驗豐富的顧問等,一同探討金融科技和規管的未來發展,期間討論十分熱烈,亦提出不少具參考價值的見解,篇幅有限,謹藉此和讀者分享。

香港擁發展優勢

去年由NEST成立的權益群募平台Investable總經理Emmanuelle Norchet指出,群眾募資在全球的潛在市值達960億美元,亞洲在人口及GDP方面都佔有優勢,但其群眾募資平台只佔全球的15%,顯示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她又以Kickstarter上的成功例子Oculus Rift印證權益群募(equity crowdfunding)的發展潛力。比較香港和其他傳統金融中心如倫敦、紐約等之後,她指出,現在香港在法例上對群眾募資平台尚未有清晰法律規管,一般投資者及初創企業不熟悉亦不清楚該如何應用群眾募資平台,一切尚在起步階段,需要急起直追。

網上借貸方面,Welab創辦人龍沛智總結網絡金融在國際間備受歡迎的三個成功主因,一是大數據主導,充分運用資料數據數碼化的優勢;二是商業模式創新,權益群募、P2P借貸平台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創新的金融業務平台,均不再需要傳統的中間人進行銀行業務;最後是順暢、無時間限制的網上金融體驗。他認為,香港現時在金融科技發展上較落後,但由於有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人才資源豐富,人口密度高而且熟悉科技,金融科技應該有更理想的發展,可以考慮把目標設定為「亞洲金融科技樞紐」。

致力研究香港該如何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發展的港大法律學者Doulas Arner教授提出,金融科技最少有15年歷史,如納斯特指數便是以數碼交易結算的基礎。金融業從來都是IT業的最大客戶,同時亦一直面對科技革新帶來的挑戰和改變。香港在基建、結算及交收、數據及保安、私隱及風險管理等等方面都處世界領先地位,對於傳統金融業而言,自然是商機處處,但在創新商業模式的金融科技發展方面則裹足不前。研究從規管平台或中介者入手,並以促進投資和幫助中小企取得融資為目標,似乎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法例規管未清晰

其實,在沒有清晰法例規管下,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自必然困難重重,主要原因在於若在業務起步階段時作出嘗試而「無法可循」,若出現一些負面事件便容易打擊公眾和客戶的信任,而商戶亦不知道該從何規劃業務發展。

我認為,香港政府在處理投資風險方面取態較為保守,亦可能是因為擔心影響新型企業衝擊傳統大型金融機構和帶來不穩定風險,但政府亦應多留意市場對網上融資、借貸服務,以及支付方式的需求。

活動參加者向我反映目前探討金融科技和規管的機會有限,希望政府新成立的金融科技督導小組亦會多與科技界和相關業者增進交流和互動。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