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現在與未來 (方保僑)
香港推出5G服務逾兩年,由於5G手機愈趨普及,由一開始的旗艦機,到現時中低階的智能手機也支援5G服務,估計應該有超過一半香港人擁有5G智能手機,但卻未必一定採用5G服務。四間香港流動網絡供應商,投放大量資金、資源競投5G頻譜及開展相關服務,但是否已經有所回報,還是仍然處於投資期?
5G技術包含兩項重要元素,第一項是需在5G網絡內,容納更多智能手機,並讓5G智能手機有更快的上下載速度。香港多間電訊商都擁有優良技術與優質網絡,所以要做到以上這點,對香港的電訊商而言非難事。可是,兩年前剛推出5G服務的時候,碰巧遇上新冠病毒爆發,而這兩年多以來疫情反反覆覆,企業員工和學生經常要在家工作和學習,以致5G高速流動數據對用家而言,可能是無用武之地,增加了推廣和銷售難度。
5G技術的第二項重點,就是需連結所有互聯網裝置,即是我們所說的「物聯網」,不過似乎真正採用物聯網科技的行業仍然有限。另外,在推動智慧城市發展,需要一系列「智慧基建」作為骨幹,物聯網也是未來的大趨勢,雖然汽車逐漸智能化,但過智能交通系統發展尚未成熟,距離與物聯網互聯互通的那一天,還很遙遠。物聯網的發展如此緩慢,或許也可歸咎於疫情,打破了很多常規,政府頭號任務是「抗疫」,其他非「緊急」的事情,通通要讓路。
不過,疫情亦令一些技術突飛猛進,醫療科技就是其中一項,第五波疫情爆發時,香港大量市民居家隔離檢疫,遙距問診突然大行其道,5G服務在這時便大派用場。機械人科技,亦是另一項在疫情中突然跑出的技術,大家應該曾見過醫院利用機械人在院內運送藥物、食物及其他儀器,此舉可減少醫護人員與病患直接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另外很多商場也派機械人在晚上進行清潔工作,同樣可以減少清潔員工受病毒感染的機會,而這類機械人技術背後都有5G服務支援。
疫情阻礙了5G服務在香港及全球的發展,我估計很多電訊商目前仍處於投資期,如何可以在各大電訊商的服務中突圍而出?除了網絡覆蓋範圍和服務質素之外,到底有沒有一樣真正的5G殺手級應用程式或服務(Killer Applications),可以令用戶「非用不可」,而其他「對手」又無法抄襲呢?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