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道路收費納智慧城市藍圖(莫乃光)
政府就中區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的諮詢期剛完結,收費水平、方法和效益都引來各方討論,日後在中環進行的先導計劃是開發甚至提升本港交通管理技術的契機。我認為政府應該把電子道路收費納入其智慧城市的藍圖,考慮科技應用、整體交通政策、政府跨部門協調、市民個人私隱等,從多個層面規劃和統籌,從而達致理想效益。
政府建議的「自動車牌識別」和「短距離微波通訊」兩種科技雖然發展成熟,但已經是使用接近20年以上的技術,新加坡政府於2016年2月批出新一代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工程,已採用全球導航衞星系統(GPS),作為提升定位準確度的方式,可以選擇只在道路擠塞的情況下按使用道路的時間長短收取費用,有彈性地控制使用道路的需求,亦可結合政府提供之實時交通資訊,幫助駕駛者得悉路面情況、收費及決定駕駛路線。
雖然GPS技術或受制於本港高度密集的城市結構,但當局可研究如何結合GPS與RFID技術,推動本港與外地的大學和研發中心合作,改良香港現有的自動道路收費技術。透過中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推動本地科技發展,配合長遠的智慧城市發展,考慮海外採用的較新技術,甚至開發適合於本港環境的科技。
政府在收費模式部分提出的參考資料,只有平均交通流量變化數據,缺乏現時車流量的仔細數據,我們難以透過這些資料了解擬議的不同收費模式,如何影響交通流量及其他交通情況。中環灣仔繞道落成對中區車輛流量和駕駛者習慣改變變化的估算,亦沒有充足資料。若計劃對不同道路使用者徵收不同費用,應如何釐定收費?是否有車輛可獲豁免?
有意見認為,中區道路擠塞的主因之一為道路上有大量違泊等候的車輛,是否應徵收逗留費、收費能如何改變市民的駕駛習慣等等問題,當局必須提供更多資料、數據、模型估計分析作討論基礎。我建議當局以提升運輸資料系統為契機,向公眾免費公布實時交通資訊,並加強開放數據,讓民間開發者開發交通相關應用程式,增加市民的選擇。
運輸署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供的資料指出,現時中區交通擠塞的問題源於私家車和的士佔用路面八成空間。近年市民對於公共交通服務不滿日增,港鐵的輪候乘坐時間太長、的士服務質素參差、繁忙時間沒有足夠的士等等問題嚴重,整體公共交通服務未如理想,別無選擇之下增加了市民駕駛私家車的誘因。
政府應同步考慮在中環核心區進行行人和電車專區試驗,在繁忙時間限制車輛進入,提升電子道路收費的效率。此外,區內車位不足,司機為找尋車位在區內兜圈,同時也導致違例泊車嚴重,堵塞中區的道路。在推行收費計劃以外,政府應加快其他配套措施,例如發布空置車位實時資訊,改善擠塞情況。
市民關注的還有整項計劃系統的維修保養和運作成本,以及將來系統升級所需的費用;會否制訂效益指標、定期檢討路面需求的變化,以彈性訂定收費等。此外,當局還須向公眾解釋車輛安裝用作收費的裝置會否過分收集個人身份資料、蒐集行車數據進行追蹤或紀錄市民的位置和生活習慣,以及如何避免個人私隱、付款資料外洩。不論先導計劃採用何種技術,必須確保市民的私隱獲得充分保障,不會被濫用作任何超出原本目的之用途。
過往政府已就電子道路收費的可行性進行過3次研究,我希望當局今次能落實應用創新科技解決現時道路擠塞和其他問題。科技發展迅速,未來20年自動駕駛和智能基建將有巨大潛力,外國不少國家開始研究和試驗。香港的交通管理應有前瞻性,將科技與智慧城市相互配合,用科技改善交通擠塞的問題,提升生活質素。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