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科大研人造類器官 高效採樣測評污染

By on January 19,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香港空氣和水污染問題,關乎市民健康。科技大學最近領導的聯合實驗室團隊,研究以3D打印技術及Meta-Scaffolds超材料,結合小鼠幹細胞製作人造類器官(Artificial Organoids),以測試空氣和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潛在禍害。對比傳統方法,人造類器官經改良後,製作一個器官僅耗時3至7日,成本大減近九成,使用時間還可延長一個月。

透過觀察心臟類器官的跳速變化,分析污染物濃度對器官的影響。(解青羽攝)

成本降近90% 更透氣耐用

過往測試藥物普遍以白老鼠作實驗對象。人造類器官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類似人體構造的器官,用來進行各種藥物、病毒等測試,並分析細胞間的相互作用。領導研究的科大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教授、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教授楊經倫表示,隨着全球日益反對以動物試驗藥物,且藥物在研發階段生產出的可用劑量十分有限,有時甚至少於一微克,不足夠用於白老鼠測試,因此以人造類器官作為替代變得十分重要。

楊經倫指出,研發團隊留意到,透過數字難以直接觀測到不同污染物對人體有何影響。有見及此,就着手研製老鼠的人造類器官,透過檢測空氣及水中的污染物,嘗試評估其對人類器官的實際影響。他續稱,傳統實驗經常以白老鼠作毒物測試,所以有更多數據可跟人造類器官的反應對比,為人體對污染物的潛在反應提供借鑑。

楊經倫強調,過往製作人造類器官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如何令器官細胞充分接觸氧氣,否則細胞很易因缺氧而凋亡。團隊現在採用3D打印技術及Meta-Scaffold超材料製作,材料具備多孔隙的結構特徵,能夠令細胞緊貼支架,同時亦保證攝入足夠氧氣;相較傳統人造類器官,使用時間得以延長一個月。

新型材料多孔隙的特徵,空氣泵入肺部類器官裝置後,實驗人員可準確觀察細胞的變化。(解青羽攝)

他又說,過去生產人造類器官,按照100個白老鼠的類器官計,成本介乎5萬至6萬元,且不包括人力及實驗室花費;採用3D打印後,若未來實現自動化生產,成本有望降低約九成。

由於新型材料多孔隙的特徵,類器官能更有效地暴露於環境中,令實驗結果更準確。楊經倫以肺細胞動態暴露環境監測模組為例,外部空氣泵入肺部類器官裝置後,能更充分與空氣接觸,實驗人員可更準確地觀察變化,例如存活的細胞有何分泌表現等。至於心臟類器官,可通過觀察心臟的跳速變化,分析污染物(例如重金屬鉛)濃度對器官的影響。

洽政府合作 街頭收集數據

楊經倫提到,考慮未來與政府部門合作,把類似的實驗裝置,如探測器設在街頭及大廈;甚至在一個實驗裝置中,裝備多個人造類器官,觀察污染物對不同器官的影響。未來研究把裝置改良為便攜式設備,像手錶一樣,當身處污染物濃度高的環境,裝置會發出警示。他希望藉此技術,向香港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健康指數,以及加強對流行病的監測。

楊經倫(右二)冀跟政府合作,把實驗裝置放在實際環境,評估污染物對人體的影響。(解青羽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