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表情符號與神經科學

By on August 12, 2014

20140812006a

很難確切的說第一個表情符號是出現在什麼時候。有人認為可以追溯到 1862 年,林肯的演講手稿可發現到。但若單純的就今日的數碼表情符號而言,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應是 1982 年 9 月 19 日,Carnegie Mellon大學的電腦科學家Scott Fahlman 很隨意的用了一串字元 🙂 在論壇上留言,用來表示開玩笑的意思。不管表情符號到底是何時被發明的,它已成為現代通訊裡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了。

我們的大腦處理表情符號的過程跟處理真實的臉部表情是不一樣的。

如今表情符號的使用是如此普遍,行為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對人們是如何使用它而大感興趣。有證據(科學記者Roni Jacobson調查並在博客發佈)顯示:

  • 女性比男性會更多的使用表情符號;
  • 頻繁的使用表情符號,能很快的讓關係熱絡起來;
  • 使用過多的 🙁 會給人不好的印象;
  • 同時,表情符號也因文化而有差異:例如美國人喜歡用 🙂 表示微笑,而日本人更喜歡使用 ^ _ ^。

神經科學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表情符號了。「表情符號已成為許多人互相交流的一部分了」來自澳洲Flinders大學的心理學家Owen Churches 如此說,「社會神經科學家們應該研究的正是當今人們交往的方式。」雖然處於起步階段,這類工作已經產生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我們的大腦對於表情符號的處理是逐漸適應中。

以日本Tokyo Denki University一個小的研究試驗為例。參與試驗的人員在腦成像設備的監控下,觀看代表快樂和悲傷的人臉圖片與表情符號,例如(^ _ ^)表示快樂,(T_T)表示悲傷。在這兩種情況下,試驗者的腦部在右側額下回均顯示活動有所增強,而這部分正是情緒加工區域。但只有當他們在看人臉圖片時,在右側梭狀回才有增強的活動,這是大腦主要的面孔識別區。該研究的領導者 Masahide Yuasa 在 2006 的研究報告中說道:「值得注意的是,表情符號傳達了人們的情緒,卻不是通過人們對面孔的認識來完成的。」

陰影部分表示的活動區域(1)右側梭狀回(2)右側額下回(3)右側額中回(4)右側下頂葉。via Yuasa et al,CHI 2006。

陰影部分表示的活動區域(1)右側梭狀回(2)右側額下回(3)右側額中回(4)右側下頂葉。via Yuasa et al,CHI 2006。

在隨後的研究中,Yuasa 和公司讓試驗者閱讀帶有表情符號的句子,並同時採集他們的腦圖像。他們又一次在情緒區域裡發現到強烈的活動,但在面孔識別中心依舊一無所獲。這一次,他們在Broca區也發現了增強的大腦活動,這是涉及文本理解的區域。換句話說,就大腦而言,表情符號似乎同時橫跨了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

最近,由 Churches 領導的團隊也進行了類似的試驗,使用的是不同的方法。由電極連接到參與者的頭皮,讓 20 個參與試驗的人觀看真實的人臉和表情符號:
西方風格的微笑 :-),和發愁 :-(。
同時也讓他們用相反的模式觀看:例如,上下顛倒的人臉,和 (-: 這樣與平常相反的表情符號。

表情符號可以傳達情緒,而不需要通過面孔識別。

這當中的原因需要技術性的解釋,而不僅僅是測量腦圖像。因此 Churches 和公司測量了試驗者的腦電波的反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事件相關電位 ERPs。

大腦對不同的事件產生不同的 ERPs。例如當看到人臉,170 毫秒後產生一個穩定的負 ERP,稱為 N170。而當看到倒置的面孔,N170 會獲得較大的振幅

大腦對不同的事件產生不同的 ERPs。例如當看到人臉,170 毫秒後產生一個穩定的負 ERP,稱為 N170。而當看到倒置的面孔,N170 會獲得較大的振幅

看到倒置的面孔,N170 在人腦的左右半球的振幅均增加。via Churches et al (2014), Social Neuroscience。

簡單來說,研究者們想要知道的是表情符號,不管是正常的還是倒置的,是否會產生類似的 N170 效應。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正常的表情符號確實能產生一個大的 N170 的信號,而倒置的表情符號產生的較小(如下圖)。這是研究人員 2014 年發佈在 Social Neuroscience。他們懷疑,倒置的表情符號失去了象徵性的意義,僅僅是一系列鬆散的標點符號。

正常的表情符號確實能產生一個大的 N170 的信號,而倒置的表情符號產生的較小。

正常的表情符號確實能產生一個大的 N170 的信號,而倒置的表情符號產生的較小。

倒置的表情符號,N170 與正常的表情符號相比波振幅降低。via Churches et al (2014), Social Neuroscience。

有這麼多的變數,從表情符號的類型到科學家們採用的方法,很難確定的說為什麼早期的研究表明,表情符號並沒有在人臉處理區域產生大腦活動,而在最近卻顯示有一些與臉部相關的活動。答案可能是因為表情符號在近幾年大量的被使用,導致人腦現在對表情符號的處理過程更像是在處理真正的臉部表情。正如 Churches 所指出的,我們的大腦在應對新環境時,「是令人驚訝的是動態的」。

「三十年前,當人們看到 🙂 ,人腦裡的人臉識別區域並沒有被啟動。但我們的世界在改變,人類自己也是。」

[原文:fastcodesign.com ]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