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與神經科學
很難確切的說第一個表情符號是出現在什麼時候。有人認為可以追溯到 1862 年,林肯的演講手稿可發現到。但若單純的就今日的數碼表情符號而言,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應是 1982 年 9 月 19 日,Carnegie Mellon大學的電腦科學家Scott Fahlman 很隨意的用了一串字元 🙂 在論壇上留言,用來表示開玩笑的意思。不管表情符號到底是何時被發明的,它已成為現代通訊裡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了。
我們的大腦處理表情符號的過程跟處理真實的臉部表情是不一樣的。
如今表情符號的使用是如此普遍,行為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對人們是如何使用它而大感興趣。有證據(科學記者Roni Jacobson調查並在博客發佈)顯示:
- 女性比男性會更多的使用表情符號;
- 頻繁的使用表情符號,能很快的讓關係熱絡起來;
- 使用過多的 🙁 會給人不好的印象;
- 同時,表情符號也因文化而有差異:例如美國人喜歡用 🙂 表示微笑,而日本人更喜歡使用 ^ _ ^。
神經科學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表情符號了。「表情符號已成為許多人互相交流的一部分了」來自澳洲Flinders大學的心理學家Owen Churches 如此說,「社會神經科學家們應該研究的正是當今人們交往的方式。」雖然處於起步階段,這類工作已經產生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我們的大腦對於表情符號的處理是逐漸適應中。
以日本Tokyo Denki University一個小的研究試驗為例。參與試驗的人員在腦成像設備的監控下,觀看代表快樂和悲傷的人臉圖片與表情符號,例如(^ _ ^)表示快樂,(T_T)表示悲傷。在這兩種情況下,試驗者的腦部在右側額下回均顯示活動有所增強,而這部分正是情緒加工區域。但只有當他們在看人臉圖片時,在右側梭狀回才有增強的活動,這是大腦主要的面孔識別區。該研究的領導者 Masahide Yuasa 在 2006 的研究報告中說道:「值得注意的是,表情符號傳達了人們的情緒,卻不是通過人們對面孔的認識來完成的。」
在隨後的研究中,Yuasa 和公司讓試驗者閱讀帶有表情符號的句子,並同時採集他們的腦圖像。他們又一次在情緒區域裡發現到強烈的活動,但在面孔識別中心依舊一無所獲。這一次,他們在Broca區也發現了增強的大腦活動,這是涉及文本理解的區域。換句話說,就大腦而言,表情符號似乎同時橫跨了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
最近,由 Churches 領導的團隊也進行了類似的試驗,使用的是不同的方法。由電極連接到參與者的頭皮,讓 20 個參與試驗的人觀看真實的人臉和表情符號:
西方風格的微笑 :-),和發愁 :-(。
同時也讓他們用相反的模式觀看:例如,上下顛倒的人臉,和 (-: 這樣與平常相反的表情符號。
表情符號可以傳達情緒,而不需要通過面孔識別。
這當中的原因需要技術性的解釋,而不僅僅是測量腦圖像。因此 Churches 和公司測量了試驗者的腦電波的反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事件相關電位 ERPs。
看到倒置的面孔,N170 在人腦的左右半球的振幅均增加。via Churches et al (2014), Social Neuroscience。
簡單來說,研究者們想要知道的是表情符號,不管是正常的還是倒置的,是否會產生類似的 N170 效應。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正常的表情符號確實能產生一個大的 N170 的信號,而倒置的表情符號產生的較小(如下圖)。這是研究人員 2014 年發佈在 Social Neuroscience。他們懷疑,倒置的表情符號失去了象徵性的意義,僅僅是一系列鬆散的標點符號。
倒置的表情符號,N170 與正常的表情符號相比波振幅降低。via Churches et al (2014), Social Neuroscience。
有這麼多的變數,從表情符號的類型到科學家們採用的方法,很難確定的說為什麼早期的研究表明,表情符號並沒有在人臉處理區域產生大腦活動,而在最近卻顯示有一些與臉部相關的活動。答案可能是因為表情符號在近幾年大量的被使用,導致人腦現在對表情符號的處理過程更像是在處理真正的臉部表情。正如 Churches 所指出的,我們的大腦在應對新環境時,「是令人驚訝的是動態的」。
「三十年前,當人們看到 🙂 ,人腦裡的人臉識別區域並沒有被啟動。但我們的世界在改變,人類自己也是。」
[原文:fastcodesign.com ]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