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曾維駿為《信報》撰寫專欄「 EJ GLOBAL plus 信訪報」
Facebook(臉書)在本月初捲入了一場「審查風波」:挪威一名作家在自己的Facebook中上載了越戰時期的女孩潘金福,因中了汽油彈而脫光衣服逃命的經典新聞照片,但竟被Facebook以「展示人體全裸照片」為由刪除;及後當地報章以至首相索爾柏格(Erna Solberg)上載該相片,也無一幸免。到後來輿論壓力愈來愈大,Facebook才讓步,宣布認同該照片有歷史意義,不會再封禁,但同時堅稱,某些國家會視赤裸兒童照片為兒童色情,作為全球網站的 Facebook必須嚴格限制裸露內容,故一般會假定所有赤裸兒童照片均違反用戶守則。
事實上,這絕非Facebook的審查機制首次觸發爭議,過往例子並不少見;審查機制問題多多,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章舜源博士就認為,這是由於Facebook當初成立的原意與現時扮演的角色有出入所致。「Facebook當初的設計原意,是一個用來幫助人建立社交網絡的網站,而不是新聞平台,因此Facebook對內容的審查其實不是針對新聞內容,而是所有出現在其社交平台(不符合社群準則)的內容。」章舜源說。
若只作為協助溝通的社交平台,Facebook只需訂立最基本的審查尺度,刪除色情、血腥、暴力之類社群主流認為不恰當的內容;但當Facebook開始有了傳播新聞資訊的角色,「不恰當」的界線,就會被內容的新聞資訊價值所模糊。章舜源以今年7月,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非裔男子駕車被警方截查時,遭警員擊斃的事件為例:「……死者的女朋友把警方開槍射擊該男子,以至該男子受傷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在Facebook上作現場直播。」
此片段極具新聞價值,在美國社會引起很大迴響;但章舜源稱,有不少人認為該片段畫面過分血腥暴力,批評Facebook沒將之刪走。上述事件顯然反映,Facebook的審查機制時常要面對兩難局面。
章舜源進一步指出,當Facebook發展成全球規模的社交網站,它既有的準則又面臨另一樣挑戰,就是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不同國家有不同文化,大家對例如裸露或暴力之類的內容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而目前Facebook的機制只有能力以統一的準則去判定內容是否恰當,未能按照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去調整,更不懂得辨別藝術和色情裸露、暴力之間的界線,於是相關爭議就不斷出現。」
應設在地化編輯部
章舜源認為,Facebook要長遠解決這些審查爭議,就必須更加「全球在地化」(glocalized):「我不是很清楚Facebook的編輯部如何運作,但我認為它需要在全球各地的辦公室開設為所在地區『度身訂造』(customize)的編輯部,以深入了解每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當地民眾在資訊上的需要,讓這些辦公室除了做一般的市場推廣外,還能更準確地判斷哪些內容應該被刪除。」
舉例說,泰國人不能接受任何有貶低和損害王室聲譽的言論;較保守的伊斯蘭教國家不容許有人拿先知穆罕默德開玩笑,對裸露的基準也較嚴謹;而歐盟或歐洲國家則往往較為着重言論自由和大眾利益,對任何針對個人言論的審查都相當敏感。章舜源提議建立的編輯部,就是扮演當中把關和協調的角色,他認為Facebook目前尚未做到這一點,但它作為商業網站,要「長做長有」,自然會演化出類似的機制,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無意左右全球輿論
不過章舜源也指出,一旦Facebook能夠「在地化」,完善基於各地不同價值觀、藝術和新聞價值考量的審查機制,到時候也很可能會面對把各地文化定型、阻礙不同文化之間的文流之類的批評;但他也認同,Facebook尚未發展到那一階段,現時就討論這問題是言之尚早。
Facebook的審查機制,同時引發另一層次的憂慮:現今Facebook無疑是全球最重要的資訊傳遞工具之一,而如果Facebook能按照其「準則」審查用戶發布的內容,是否變相掌握了全球言論發布的控制權,主宰全球輿論?章舜源卻不太認同這觀點。
他重申,Facebook歸根究柢是一個商業網站,它由始至終都沒打算要建立或輸出什麼價值觀,更遑論要成為全球言論基準的主宰; Facebook演化成新聞平台,都只是順着市場需求而生的商業發展策略:「Facebook傾向追隨潮流,而不是製造潮流……它的機制是用戶主導,個別內容得到用戶廣泛喜愛或追捧,就會成為熱門話題,經常出現,除非該內容觸及最基本的色情裸露、血腥暴力的底線。」
利益攸關 取締抄襲緩慢
由於網上資訊量如恒河沙數,而且每個訊息、每張圖片、每條影片的內容都有不同意義,Facebook難以單靠程式去分辨個別內容有否違反用戶準則,因此其審查機制很大程度是依賴用戶檢舉,再由有關團隊判斷內容是否違規。而這機制又衍生另一個問題:檢舉抄襲內容的問題。
現時不少在Facebook廣為分享的影片和圖片,往往並非由原作者或版權持有者自己上載,而是有人從Youtube之類的網站,或是其他來源擷取了原圖或原影片,再用自己的Facebook賬戶上載「呃like」。
要求用戶自行處理爭議
這些做法自然是可被檢舉的抄襲行為,但Facebook處理這類檢舉速度很慢,有人就懷疑Facebook根本不太願意封禁這些抄襲內容:這些內容的觀看率和分享率往往非常高,而高人氣帖子就是Facebook和用戶尋找廣告吸金的基礎。
章舜源自己也試過作出投訴,但Facebook方面沒採取積極行動,例如封禁該內容等,只叫他直接與抄襲者聯絡,要求對方刪除有關內容,反映在應付抄襲問題方面,Facebook是相當被動。
受訪者:章舜源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
採訪、撰稿:曾維駿
更多曾維駿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