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虛擬實境──超乎玩樂的功效!(黃祖莉)

By on May 3, 2018

本文作者黃祖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家庭護理」

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已成潮流趨勢,不少年輕人認為傳統「打機」已過時,大玩IVR才是追上潮流的表現!所謂IVR,就是利用電子儀器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當你佩戴置於頭部的顯示器後,就可令你猶如置身於真實世界中進行互動,可以上天下海,無處不在,體驗超乎所想。時至今日,原來IVR已可應用於臨床醫學上,以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時的痛楚及焦慮,這的確是意想不到的!

在香港,每年約有170個兒童患上癌症。每年每萬個兒童人口中,便有一人患癌。當中最常見的兒童癌症是白血病、惡性腦腫瘤及淋巴瘤,這些癌症約佔所有兒科癌症個案的三分二。這些聽起來令人十分懼怕的疾病,原來只要患者接受醫生所建議的治療方法,5年的存活率可高達八成。

IVR不僅用於打機,時至今日,已可應用於臨床醫學上,如分散病人注意力,以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痛楚及焦慮。

IVR不僅用於打機,時至今日,已可應用於臨床醫學上,如分散病人注意力,以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痛楚及焦慮。

聞打針色變

當然,要成功對抗癌症,患者必須接受一連串的治療和醫療程序。對於年紀尚小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不但要承受相當的痛楚,亦會令他們感到焦慮及不安。其中一個令不少兒童癌症患者難以忍受的醫療程序,便是在周邊靜脈插入導管,以便在裝置中央靜脈導管前輸注所需的藥物和輸液。很多人對「打針」聞之色變,對插入導管極之懼怕和不安,因此,紓緩病童的恐懼是十分重要的。如未能好好處理與「打針」有關的痛楚及恐懼,會有機會引致病童身心上的創傷,令他們不願意接受將來相關的醫療護理程序。與此同時,亦會增加完成程序所需的人力、資源和時間,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醫護界就此研究多種方法去幫助病童走出陰霾。

分散注意力

一直以來,醫護界均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減低病童在接受治療及醫療程序時的焦慮和痛楚。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便是分散病童的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根據以下不同類別進行分類:低科技(如閱讀圖書)或高科技(如IVR);被動或互動;有無成年人參與,以及是否讓兒童選擇喜歡的方法。一項系統綜合分析指出,互動方式在減輕病童痛楚方面會更為有效。

有見及此,IVR將有潛力成為分散病童注意力的其中一個方法。病童只要戴上數碼耳筒和頭部追蹤儀,追蹤儀便會感應用者頭部的移動,並投射3D影像,令他們可透過3D高清影像與電腦互動,用者猶如置身真實的虛擬世界中。最重要的是,當佩戴頭部顯示器後,兒童便可避免看到可怕的「打針」程序,把注意力完全投放在虛擬世界中。

過去IVR裝置動輒數千元,而如今玩IVR 已毋須使用價格高昂的設備。現在數十港元的頭部裝置,已經可令病童置身逼真景象中,暫時忘卻現實中的煩憂。

癌症的連串治療程序,對於兒童來說,不但要承受痛楚,亦會令他們感到焦慮及不安。

癌症的連串治療程序,對於兒童來說,不但要承受痛楚,亦會令他們感到焦慮及不安。

有效減焦慮

一些外國研究將IVR運用於不同的醫療程序上,用以分散患者(例如燒傷治療、化療及其他診斷和治療程式等等)的注意力。研究結果證明IVR不但有效減少燒傷者在接受傷口護理和進行物理治療時的疼痛,還可以減少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期間的惡心和嘔吐等徵狀。儘管如此,現時文獻上關於IVR在醫學上的應用始終不多,當中的研究方式亦有一些可以改善的空間。另一方面,香港亦較少進行相關的研究,所以IVR在本港醫院應用的可行性及適用性需要進一步調查。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最近進行了一項利用IVR以分散患者痛楚感覺和焦慮的試驗研究。當中60名接受周邊靜脈導管裝置插入的兒科癌症患者被隨機分派至介入組或對照組;介入組會在進行導管插入程式時使用IVR裝置,而對照組則使用標準護理方式,用以了解患癌兒童在插入導管前、期間和之後的痛楚和焦慮情況。

結果顯示,IVR不但可以有效減輕病童在插入導管期間的痛楚和焦慮,而且還可以縮短導管插入程序的時間。在使用IVR期間,病童亦沒有感到不適或產生任何副作用。

儘管研究結果令人鼓舞,我們仍需要進行一些較大規模的隨機對照研究,以確定IVR在紓緩本地病童在接受導管插入及其他醫療程序之痛楚和焦慮的有效性。醫護界仍須繼續努力做這方面的印證!

更多黃祖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