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創業者(黃岳永)
在大企業工作了好幾年後,我又再靜極思動,重返創業之路。創業本身並無年齡限制,我這種曾經創業、又效力過大企業的人固然有之,剛畢業進入社會的新鮮人亦不少。有趣的是,相比過去大部分畢業生首選投身大企業,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自行創業,掌握自己的未來。
互聯網浪潮自90年代席捲全球,新一代年輕人自小受到互聯網思想影響,往往被標籤為欠缺紀律、甚至是叛逆。不過,他們亦同時擁有對新事物的強大接受力,能靈活運用科技實現各種新奇想法,為未來創業打下良好基礎。
那到底如何才可成功創業?Google主席施密特的著作《How Google Works》可以參考。Google絕對是青年創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而一手帶大這家公司的施密特認為,最重要的是人才和創意。一間成功企業的首要條件,便是打造一個自由的環境,吸引各式各樣兼具創意與執行力的「智慧創造者」(Smart Creative)加盟。
吸納Smart Creative展所長
這些Smart Creative不止具備專業知識,還有商業頭腦,最重要是他們特別喜歡質疑現狀,只要向他們提供與時俱進的科技及足夠的自由度,完全可以「變魔術」般達到遠超預期的成果。
要讓這群人發揮創造力和執行力,不能採用僵硬的管理方法。以項目或產品劃分的小組模式,遠比大量員工參與的典型計劃模式更有效率;若有需要,不妨讓部分同事以自由人身份參與團隊項目,以求能發展所長,又免受制度所限。此外,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應讓他們參與決策,讓員工知道他們是跟經營成果榮辱與共的決策人之一。我甚至認為,只要是人才,我不介意用同盟(Strategic Alliance)的方式合作,以達到共贏。
讀工商管理時,必修課之一是寫Business Plan;但若只懂跟計劃走,便很易被淘汰。因此,最重要是有具備Strategic Foundation(戰略基礎),計劃可以有,但要知道計劃一定是會變化的,只有戰略基礎不變。好的戰略基礎包含三個要素:獨特的產品、追求增長而非收入、了解而非追隨競爭對手。
其實,這些管理哲學不僅適用於新創或科技企業,亦適用於所有企業。科技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各行各業,甚至打破了傳統行業的保護網。由科技帶動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經營模式、大數據(Big Data)、 O2O及雲計算等,催生了新的企業模式。幾年前,大家都想不到Uber可以顛覆全球的士行業, 尋找旅遊住宿的Airbnb會打破旅行社及酒店的業務模式吧?
科技正在推動世界改變, 不妨問問自己,有什麼事情可能在5年成真,無論是多麼匪夷所思,只要懷着夢想進行實踐,便有可能成功。我就是這樣一個懷着夢想的創業者,正需要能「變魔術」的Smart Creative,你有沒有能力及興趣接受這挑戰?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