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一股被誤解和小覷的顛覆力量
本文作者Priscilla Chan為Speakers Connect 創辦人,原文刊於作者博客
最近因為Uber 和「共享單車」在香港發展遇到的阻滯,坊間多了很多有關「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的討論,當中有不少真知灼見,也有不少謬誤。
謬誤
或許先講講什麼不是共享經濟。不久前看見有評論說,因為有金錢交易,所以不能算是「共享」,因為真正的「共享」,應該是免費的⋯⋯其實,免費提供服務的機構,叫慈善團體。共享經濟,與免費無關。另外又看見有評論說,鐵路、巴士等等的運輸工具,因為可以同時提供給很多人使用,才是「共享」的極致⋯⋯鐵路、巴士等等,是公共交通工具,不是共享經濟。
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精髓在於把被閒置或者未被充分使用的物件或資產,透過網上平台找到有需要的用家,從而把它的價值釋放出來,從而提升整體的效率。[1][2]共享經濟在近年冒起,喬布斯發明的iPhone功不可沒。自iPhone誕生,智能電話、流動互聯網和網上支付系統逐漸普及,我們終於可以有渠道把被閒置的資產和剛好對其有需要的用家作即時(real time)的配對,現在 頃刻間完成交易。這種配對模式,在流動互聯網誕生之前,無從發生。
於是,這世間有了戶主可以把閒置置房屋、房間出租的Airbnb;車主可以把閒置的車子出租的Zipcar;提供現代以物易物服務的交換平台Swaptrees;讓人在空閒時間在網上教授個別技能來賺點外快的Skillshare或者當點家務小工的TaskRabbit;讓有多餘資金的人投資新產品和服務的Kickstarter,給有閒暇的駕駛者充當司機的Uber等等。
共享經濟的顛覆力
在數碼時代,當你發現只需要用一個相對低廉的價錢,就可以享受到你需要的服務時,你會重新審視所謂「擁有」的價值。在媒體和娛樂方面,串流服務(streaming)已經顛覆了唱片、電視和影碟行業。只要我可以在我喜歡的時間欣賞到想享受的音樂或者電影,是否擁有實體的CD和DVD就不再重要了。
Rachel Botsman是研究共享經濟的著名學者,早於2011年她便出版了”What’s Mine is Yours”一書。我覺得單是這個書名便已經點出了共享經濟的中一個重點,就是對「擁有」這個概念的再思。在共享經濟年代,重要的不再是擁有,而是“access” - 即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是否可以取得有關服務。《哈佛商業評論》就曾經指出用“access economy”來形容這種新的經濟模式,或許比共享經濟更為貼切[3]。
有關“access”, Rachel Botsman有一個她很喜歡舉的例子,就是你家中的電鑽。近乎每一個家用電鑽平均被使用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是十多二十分鐘,然後就被遺忘在家中的某一個角落。畢竟,你需要的,其實不是擁有那個電鑽,而是牆壁上要打的那個洞。在世界各地近年就有不少為閒置電器、時裝、場地、車輛甚至資金的配對平台出現,並且慢慢地影響了實體產品、汽車業和金融業的生意。在英美有不少城市因為Uber的普及,私家車擁有率不升反跌[4][5]。對不少人來說,養車只為代步,既然可以有方便的點對點交通安排,支出又比養車便宜,就乾脆當個乘客,把家裏的車子給賣掉。P2P借貸和小額投資服務的出現,給金融業帶來了震盪。Airbnb的出現,也顛覆了酒店業。
共享經濟在世界各地越來越流行,還有幾個時代因素。其一是2008年的金融風暴,令不少人陷入經濟窘境,除了令他們對價格更加敏感,也讓不少人開始反思過去不斷鼓吹消費的經濟模式。其二是近年大眾對環境保護的醒覺,令人們更容易接受毋須擁有的共享生活模式。其三是跟互聯網和智能電話一起長大的千禧世代逐漸走入職場,開始消費。他們一般都比他們的前輩習慣串流、分享,用智能電話和社交媒體解決生活中的不少奇難雜症,和比較傾向追求物質以外的滿足,這些習慣,令他們更容易接受共享經濟。
最後,是信任。對於任何交易,信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沒有信任,你不會貿貿然的讓一個陌生人充當你的司機,或者住進你的公寓。過去20年我們在互聯網透過社交媒體和網購平台學習了一種新的「信任」系統 -你在各個平台的 “Reputation”(信譽)或“Rating”。你的Rating包括你一定程度的個人資料、社交媒體狀況和作為該平台用戶的累積記錄,這一切一切,在互聯網、社交媒體、大數據和雲計算出現之前,無法成立。這種種原因,都令各種共享經濟平台如雨後春筍,不斷推陳出新。
近來有不少關於Airbnb和Uber等等共享經濟服務是否合法的討論。合法與否,在乎有關機構是否願意因時制宜,審視現行法律的適切性。除了有關法律的爭議,我們的社會是否也應該從更宏觀的角度,多討論和思考共享經濟在改善資源分配、減少浪費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成效?共享經濟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企業和政府假如忽略了這股新浪潮,隨時就落後於大勢。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