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四大期望(鄧淑明博士)
IESE Cities in Motion Index為全球智慧城市排名,香港今年在社會凝聚力方面排第139位,報告指出這是我們最需要改善的地方。現時社會氣氛欠缺和諧,如何連結社會邁步同行,掌握發展機遇,應該是特首林鄭月娥將於10月份發表的《施政報告》之重點。資訊科技對於經濟發展日益重要,以下是我從業界角度提出對《施政報告》的期望:
一、創科人才 加強培訓
新增50億元教育開支是特首一上任就落實的競選政綱,反映了她對教育的重視。如何實踐政綱中提高「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學科的普及,盡早把編程(Coding)引入中小學正規課程,令人期待。此外,港大前校長徐立之教授近日公開指出,大學對文憑試核心科目「3322」的入學要求影響了學生選修基礎數理科學的意欲,有礙本地培養創科人才,因此政府應該檢討高中學制。希望《施政報告》考慮各方意見,制訂全面的人才培育政策。
二、智慧服務 盡早實行
智慧城市是政府創新及科技策略的旗艦項目,早前委託顧問公司撰寫的研究報告提出了多項建議,例如智能泊車、智能交通燈、數碼旅遊、智能電網、長者樂齡科技等,效益早經其他城市證實。希望《施政報告》可以預留資源,盡早落實相關服務。
三、開放數據 與民共議
為落實政綱中「公眾參與、與民共議」的管治新風格,特首大可仿效美國洛杉磯的共享空間數據平台(CSDI)。在市長支持下,該市數據總監(CDO)成功游說各部門開放數據,讓公營機構和市民據此開發出各種手機應用程式,更促進了公眾和政府建立起持續暢通的溝通渠道,進一步激發大眾的創新創意,推動社會發展。現時港府也在建立一個CSDI,希望特首對此平台展示更大的決心,把它打造成官、商、民共同改善市政的平台。
四、鼓勵研發 促進創科
香港的研發投資多年來落後於周邊地區,導致創科發展遲緩、人才流失。特首在競選政綱提到引入額外稅務扣減,以鼓勵私人企業進行研發;希望《施政報告》也提高公營機構的研發投資,雙管齊下,令整個創科生態圈健康發展。
早前提到「智慧杜拜」以興建快樂城市為目標,這何嘗不是我們的心願。廣開言路,讓經濟多元發展,讓大家尤其年輕人有更多大展拳腳的機會,令我城增添快樂正能量,那便是香港之福了。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