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地知識產權 促進創科發展(黃錦輝)
本文作者黃錦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宏觀視野」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新中心」(MIT Innovation Node)、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 KI)等國際知名科研機構相繼落實在香港開設研究分中心(以下統稱「中心」)。政府能夠成功游說他們來港,反映出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產業的決心,同時展示了香港外向型經濟的魅力及其國際大都會的形象。
香港政府幾經波折,排除萬難,終於在去年11月設立創新及科技局。這些國際名校在港開設研究分中心可視作創科局首年的成就之一。然而,局方及科技業界並未有因而沾沾自喜、放慢腳步,他們清楚知道研究中心落戶香港只是第一步,他們期望中心能積極與香港企業合作,一起聯手促進香港創新及科技產業,加快香港經濟轉型的步伐。
筆者認為港府就引導中心在本地發展的策略上,首先要考慮港方企業的利益及附加值。要維持中心與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兩者的合作模式就必須要建立在雙方互利互惠的基礎之上。第一步政府應設法吸引中心,分別從美國及瑞典總部把它們研發的創新科技成果及相關知識產權轉移至香港。當科技落地之後,中心便可隨即大展拳腳,積極在香港、大陸、亞洲等各地進行全面推廣,「搜獵」合適的策略夥伴,一起把科技轉化成為市場主導的創新產品或服務。
與此同時,在夥伴技術合作的過程中,中心更可以為香港創造就業。一直以來當非本地研究生畢業之後,留港找科研工作並不容易。儘管多年前政府已推出引入專才計劃,鼓勵非本地創科專才留港發展。事隔多年,願意留下的非本地博士或碩士畢業生人數與就讀學生人數相比仍然偏少,而且他們的選擇也不多,大部分只繼續留在大專院校,協助教授進行上游的基礎研究工作。這現象對創科人手極之短缺的工商業界而言幫助不大。若然中心與企業聯合進行科技轉化,間接可以紓緩香港創科人才荒之困局。此外,中心亦可推動創業,鼓勵內部培養,尤其是本地的青年科學家靈活地利用中心的知識產權去創業。如此這般,中心既可以圖利之餘,亦可以幫助香港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文化。
待遇看齊本地大學
為促成中心與港企合作,筆者建議政府不妨考慮放寬現有的創科政策,給予這些國際研究分中心與本地大學看齊的待遇,讓他們可以合法地與本地企業合作申請為應用科研而設的「創新及科技基金」。再者,政府亦可考慮為中心特別設立類似「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的初創基金,鼓勵及支持中心實施「內部創業」(intrapreneurship),讓具商業頭腦之士跳出中心,衍生初創企業。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內部設有一個專門負責評選及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專家委員會。
筆者希望學院在港發展期間可以把香港的醫學科技水平推上更高的國際台階。香港不乏出色科研人才,例如中大盧煜明教授在9月份憑藉無創產前診斷技術獲得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及被譽為諾貝爾獎預測指標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筆者深信終有一天,香港會培養出自己土生、土長、土產的諾貝爾獎得主。
更多黃錦輝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