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管理者要有講故事能力(杜志挺)

By on May 11, 2017

本文作者杜志挺為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商管啟示」

story 11may

圖片來源:Zhao !

聽故事和看故事書是每個人從小就熟悉的活動.多數人都喜歡,因為故事為我們帶來超越時空的更多想象.但是如果要講故事(storytelling)就不是每個人都擅長。今天如果想當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講故事的能力。因為講故事可以感動人、可以說服人、可以教導人,甚至可以化解危機。

要教導人,講故事比講教條有效。教條雖然直接將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的原則直截了當陳述,但僵化的教條容易受時空限制,應用時往往受到滯礙;故事則把這些原則融入在真實的情境內,讓聽者即使跨越千百年時空,依然可以依據故事內的原則,應用在自己當下的情景。這就是為什麼偉大的傳道者都喜歡講故事。例如,很多人聼過路加福音中「浪子回頭」的故事。故事中小兒子要分家產,拿着分到的錢財到外地放蕩,花完錢之後,落泊回家,父親依然宰了肥牛犢,高興地接待他回來;結果大兒子生氣了,這故事深刻的描述了父親的饒恕及長子的惱怒。

故事組合了概念和概念之間的相關性,故事可以遙遠地延展,然後反射在具有共同屬性的事物、情緒上。講故事需要強調個人的內心感受和經歷,所以需要有一定的經歷和洞察力作支持,因為如果自己都沒有感覺,怎麼可以看到可以產生故事的切入點?例如,要利用電子商務賣產品,故事的主角可以是鄕下的小孩,然後由這個小孩的生活、感情改變發展故事情景,延伸到產品和電子商務渠道。以食品業為例,要說服幹部把原料採購由進口改為當地採購,與其講碳足跡,不如從酪農的生活談起。

有真實細節才能感動人

講故事是一種科學和文學的整合,首先需要先收集事實和數據,然後利用這些事實找尋故事中可帶來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適用原則,數據則可精準地掌握聽眾的反應。講故事時要掌握故事的解釋和聽眾的心理需求,故事中的人物要有真實細節,才能感動人。

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通常重分析,希望我們分析時要科學化,減少私人感情加入。在決策中情感常常被視為較沒有價值而被壓抑,但講故事要有個人的內心感受.所以人文知識教育就變得很重要。我們可以注意到所有的CEO都會講故事,但他們的教育背景跟這個能力無關。根據2016Money Magazine針對Fortune 500 CEO的分析,教育背景不出奇的在500位當中173位有MBA學位,但是也有121位沒有研究所學位;如果分析真正培養他們內在能力的大學學位,他們分別來自220多間不同的大學,也就是並沒有所謂名牌大學特別能產出CEO。更有趣的是,CEO也並不出身於特定的主修,他們的主修涵蓋工程、商學、經濟、歷史、地質學、心理學,甚至動物學等等,因此管理人員自己要靠修養來增進講故事的能力。

旅遊可以增加講故事的能力,透過到一個不同文化地區的旅遊,可以縮短距離來觀察對方差異,並理解這個差異。相信大家都有經驗,每次旅遊回來對許多事情想法都有些改變。當然要有開放的心胸,才能理解這個差異。另一個方法就是讀小説,雖然看電影也可以給觀眾各自解讀的空間,但導演往往有太大影響力,而且時間短,給予的思考空間較局限;但讀小說可以帶來更多想像空間及提升専注力。

筆者擔任EMBA中文班主任時,為了培養同學講故事的能力,特別請李歐梵教授來跟同學談小説。李教授是文學界的泰斗,曾經在哈佛丶芝加哥大學等名校教書。我們有幸可以請他來跟同學談小說,李教授的教法很特別,他問同學最近讀過什麼小說,然後用這些小説和同學對談。這樣的對談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也帶來讀小說的風氣。很多小説歷久彌新,把讀者帶入了另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確讓每個讀者有個別的品味空間和收穫,同時又是培養創意的好方法。

能不能講好故事跟管理者個人有關。透過觀察的敏銳度、客觀的分析、對聽眾心理的掌控,自己的文學素養,好的管理者可以更容易影響群眾、帶領員工,甚至更有效地化解危機。

更多杜志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