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科網新股由萬千寵愛在一身淪為生人勿近,即使割價招股,也難逃估值「大插水」命運。作為2015年環球最後一隻重磅科網新股,企業軟件商Atlassian卻一反常態,招股兩度加價仍獲投資者熱捧,本月10日在紐約掛牌,升逾三成。
軟件開發公司Atlassian成功上市,坎農─布魯克斯(Mike Cannon-Brookes)及法夸爾(Scott Farquhar)兩位創辦人兼聯席行政總裁固然高興,但最引以為傲的相信是澳洲祖家的鄉親父老;當地科網創業文化愈來愈興盛,在國際闖出名堂,正是這兩 名「開荒牛」13年來默默耕耘的功勞。
「碌卡」創業 憑口碑吸客
投資者垂青Atlassian,大概因為它與別不同。Atlassian不以矽谷為家,百分百「澳洲製造」;它一反科網新貴只求增長懶理盈利之風, 成立初期已是一門賺錢生意,而且堅持不聘請銷售團隊,全憑口碑吸引客戶。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別於其他估值10億美元或以上、在美國俗稱「獨角獸」 (unicorns)的未上市初創科企,早在私人集資階段已把身價炒上外太空,Atlassian不靠外來資金發展業務,如今身價由上市前的33億美元飆 升至首天掛牌的58億美元左右,是市場對其作風的肯定。
坎農─布魯克斯與法夸爾同為36歲,以悉尼為家,出身卻很懸殊。法夸爾是工人子弟,父母連一部新電腦也負擔不起;坎農─布魯克斯則是英國銀行家之 子,生於美國,年幼時曾在台灣及香港短住,入讀英國寄宿小學,每年4次搭飛機回悉尼度假,用飛行哩數換了平生第一台電腦。因為獲得同一個商業資訊科技獎學 金課程,兩位來自不同階層的18歲青年在新南威爾士大學遇上了。2001年6月,坎農─布魯克斯向班上幾位同學發電郵,邀請他們一同創業,最後只有法夸爾 願意冒險。
他們翌年創立Atlassian,以信用卡借下一萬澳元(約5.6萬港元)作為資本,最初只求各自賺取4.85萬澳元(約27.2萬港元)年薪,即 大學畢業生當年入職大企業的起薪點,總之毋須西裝筆挺過刻板白領生活就滿足。時值科網泡沫爆破不久,在澳洲創辦科網公司,既沒有金主投資也沒有前輩可偷 師,二人初期吃盡苦頭,首兩年每人只能支取年薪1.5萬澳元(約8.4萬港元);為讓拍檔專心編寫程式,法夸爾更跑到阿姆斯特丹當散工顧問賺錢。
Atlassian初期從事技術支援,後來轉型至軟件開發,旗下皇牌軟件包括追蹤項目執行進度的JIRA及方便團隊合作的Confluence,深 受企業及軟件開發商歡迎,客戶至今超過5.1萬,包括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微博網站Twitter。由於不聘用銷售人員,推廣開支 低,Atlassian創業初期已錄得正數現金流,截至6月的財政年度錄得收入3.2億美元,純利680萬美元。
當地年輕人創業偶像
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成為今天有志創業年輕人的偶像,說澳洲科網業之路是由他們二人一步步開拓出來,一點也不誇張。Atlassian揚名海外,不 僅啟發後來者敢於夢想,亦令澳洲在世界科網業佔一席位,吸引世界級風險資本押注當地其他具潛質的公司,澳洲當地風險資本亦應運而生。坎農─布魯克斯及法夸 爾更出錢出力扶助後輩,入股種子基金之餘,又經常出席業界聯誼活動及到大學講學,分享成功經驗。
坎農─布魯克斯及法夸爾為業界發聲更不遺餘力。幾年前,澳洲經濟仍如日中天之際,他們就批評政府只顧礦業,忽視知識型經濟尤其科網業的機遇,在輸入 技術人才方面設下重重關卡,又向還未出售的認股權徵稅,增加初創公司挽留員工的成本。澳洲經濟近年風光不再,當局亦痛定思痛,本月初推出新計劃振興創新工 業,總算回應了坎農─布魯克斯及法夸爾多年來的訴求。
作為澳洲科網業的開山祖師兼代言人,法夸爾認為只是時勢造英雄:「領導角色是被迫出來的,因為我們是第一家取得成功的澳洲科網公司,但相信不會是最後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