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京東借勢與阿里鬥(林國泰)

By on November 22, 2016

本文作者林國泰,為《信報》撰寫專欄「財經DNA」

圖片:京東微博

圖片:京東微博

京東(NASDAQ︰JD)公布最新季度業績,表現勝預期,按非通用會計純利更大升近11倍,消息刺激當日股價急升,升幅一度達13%,收市仍升近10%。市場喜歡將京東與阿里巴巴(NYSE︰BABA)比較,雖然兩者經營模式有點不同,但它們的競爭情況值得關注。

核心業務甚佳。直至今年9月底,京東第三季收入為60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38%,收入主要來自電子商貿平台;非通用會計毛利為94億元,按年升60%;非通用會計營運利潤比率為1.1%,按年上升0.4個百分點;非通用會計盈利為2.6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296萬元,急升10.7倍,反映核心業務表現好。

營運表現理想。京東第三季交易總額為1588億元,按年上升43%,活躍用戶近2億人,按去年同期近1.3億人,上升57%;完成訂單數目為4億張,按年大升55%。因此,平均每名活躍用戶在第三季落單兩張,移動訂單比率為79.7%,可見活躍用戶數目大幅增加,推動收入大升。

阿里及京東拗手瓜。京東與阿里在內地電子商貿生意不斷擴張,在移動訂單比率,阿里為78%,較京東低1.7%,用戶較喜歡在京東使用智能手機網上購物。阿里核心電子商務收入增長41%,較京東多出3個百分點,表面上雙方鬥得難分難解。實情京東收入較阿里多出近八成,但京東買貨賣貨,阿里設平台無貨過手,阿里純利率較京東高很多。

純利相差四十倍

兩者最大分別是賺蝕。按非通用會計準則,阿里純利為130億元,按年大升41%;反觀,京東只約3億元,儘管京東純利增長率高,但由於基數太細,以純利金額計,阿里是京東的40多倍。

按照美國會計準則,京東仍虧損,一季蝕8億元,按年升51%。雖然如此,有競爭才進步,京東與阿里的差距愈縮窄,對消費者、參與平台的零售商戶愈有利。

今年8月,騰訊(00700)斥約15.6億港元增持京東至21.25%,更成為京東最大股東,現時,京東谷生意與阿里競爭激烈,惟兩者賺錢能力相距很遠,難免被市場看低。騰訊要好好利用近8億人的微信平台「優勢」,加強微信與京東的合作,為京東創造購物新體驗,帶領全新購物熱潮,微訊及京東將會同樣得益,才有望加快縮窄兩者的利潤距離。

[email protected]

 

更多林國泰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