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帶給零售業大想像(車品覺)
我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對自己的身份感覺比較模糊,出生於香港,成長於英國,求學於歐美,移民於澳洲,工作在內地,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我不愛傳統教育,喜歡自娛自樂,一般以產品人自稱。
從小到大,我有一個怪癖,喜歡用一切工具希望未卜先知,所以愛上數據。我的生活可說無數據不歡,一看見數據就會聯想各種可能性,若把我形容為「數據極客」也不為過。所以在這個專欄中,我很想與大家分享我所看見的大數據,希望把看似複雜的Big Data變成輕鬆的話題。
工作以外,我相信人生需要自利利他才會快樂,所以組織了一個桑珠助學的專案,希望為改善藏區兒童教育貢獻微薄的力量。
人臉識別助提升服務
做我們數據科學的行業,必須對世上新科技有很大的幻想能力,才能把數據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關聯起來,舉個例子:國內一家智能硬件公司,告訴我他們已經具備比海關更精準的人臉識別技術,能在客戶一進門的時候就進行人臉識別,從而知道他到底是熟客還是新客。聽到這裏,我聯想到在美國出差時,去了一家賣保健品的零售店,售貨員居然跟我說:「我能要你的電話嗎?如果你給我電話號碼,我就給你打個九折。」我跟她說我是國外來的,要了我的電話也沒有用。店員說:「無所謂,只要你給我電話號碼,我就給你折扣。」
這兩件事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聯繫,但恰好說明了零售業的痛苦。現在每天這麼多人在零售店進出,只有小部分熟客是你的店員會認得的,而你對大多數顧客的識別都是空白的。現在這種識別人臉新技術,就可讓我們更準確地知道這個顧客到底是誰,這對零售業是相當重要的。
試想一下,如果人臉識別成功的話,當客戶一走進店,我就知道這個人上次看了什麼沒買,最後買了什麼。從這些歷史數據,我就可知道他喜歡什麼、他想要什麼價位的東西。
憑行為數據找差異
有了這些判斷之後,店員就不用再像以前般,每次都無聊地對顧客說:「先生,我能幫你嗎?」而是可以直接跟顧客說:「最近有幾款新的東西我想你可能會喜歡,你要不要看看?」這會大大影響到今天門店服務客戶的方式。
若再向前一步,我們能不能憑客戶今天到你店裏的行為,來發現客戶今天的行為和歷史行為的差異,來判斷我們到底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呢?這往往是具備了數據能力的電子商貿在做的事情,但未來線下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我們可想像一個奇妙的畫面:你是一個每天上班前都需要一杯咖啡的人。有一天你拿着手機,定位訊息告訴Starbucks,你正走向他們的店。而當你一踏進Starbucks,他們就已經準備好一杯熱騰騰的Latte在等你。當然也有可能今天你不想喝Latte,想要一杯不一樣的飲料,這時Starbucks早已知道,並向你作出推薦。這種本領在過去的零售業是很難想像的,但數據若能應用到這個地步,就是零售業夢寐以求的境界了。
因此,跟傳統思維不一樣的是,每當收集數據或識別數據的新科技出現之時,傳統行業也可能因此增添無數的創新。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