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地理資訊科技鞏固港領導優勢 (鄧淑明博士)

By on February 26, 2019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如果把不同來源的資訊整合,加起來拼湊成完整的畫面,都能對路況有全面的掌握。(中通社資料圖片)

如果把不同來源的資訊整合,加起來拼湊成完整的畫面,都能對路況有全面的掌握。(中通社資料圖片)

國務院剛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大家的焦點都放在香港要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地位,發展創新科技等。

其實我們的潛力豈止於此!

規劃綱要提到「加強智慧城市」發展的「空間數據服務平台」,以及為應對「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衞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協調平台」,香港都可擔當重要的角色。1月初,香港政府公布開放數據,而上述這些數據平台正是開放數據應用的成果。不過,如何促進初創企業和政府部門多加使用,把數據的價值發揮出來,令香港累積更多成功經驗,是往後的重點。

要鼓勵使用,首先必須方便,附以機讀格式便利程式開發是其一,其二是以地理資訊為軸心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為什麼強調空間數據?因為單一數據集(例如幹道車流量)作用有限,但如果把不同來源的資訊整合─例如天氣、突發事件、港鐵巴士的行車實況等資訊,加起來拼湊成完整的畫面,令要出門上班的你,或負責調度交通的部門,以至政府高層都能對路況有全面的掌握。

突發事件、港鐵巴士的行車實況,都對出門上班的打工仔影響甚大。(何澤攝)

突發事件、港鐵巴士的行車實況,都對出門上班的打工仔影響甚大。(何澤攝)

最方便連結起這些零碎數據的是地理位置。據估計,八成數據和地理位置有關,因此數據附上位置資訊,順理成章。同時,跟私人企業不同,它們往往以手機或身份證號碼,把客戶不同的資料連結供內部運用,但在政府開放數據上,這當然不可行,因為牽涉私隱。英國政府在開放數據上在全球數一數二,其商業、創新及技能部早於2013年發表報告,檢討開放數據的成效,值得參考。

該份200多頁的報告指出,地理相關資訊最有價值,也是最多人查詢的部分,估計可為英國的GDP創造約30多億港元的財富。報告引述其他國家的情況,例如澳洲政府自2001年免費開放空間數據,估計效益有近5.5億港元,而成本僅為十三分之一;丹麥也在2002年把全國地址數據免費開放,估計4年的行政成本約1800萬港元,帶來的效益則估計是成本的30多倍即近5.5億港元。然而,當局指出,開放數據的估值保守,因為許多價值難以量化,例如因為全面掌握交通情況而可避免塞車,令上班通勤的時間縮減等。

因此,港府在開放數據前,須附上地理位置。其實要把不同來源和格式的位置資訊統一,相當繁瑣,因此經驗豐富的地政總署應該當仁不讓,與負責統籌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聯手,協助其他部門促成其事。隨着數據在量和質不斷提升,香港在建設「空間數據服務平台」和「應急協調平台」自然可傲視大灣區同儕,進而鞏固我們的領導地位。

英國政府在開放數據上在全球數一數二,其中地理相關資訊最具價值。(法新社資料圖片)

英國政府在開放數據上在全球數一數二,其中地理相關資訊最具價值。(法新社資料圖片)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