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利用高信用度發展電子商貿(莫乃光)

By on March 9, 2015

本文作者莫乃光為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專業為公」

香港的電子商貿發展遠不及內地和海外地區,面對亞馬遜、阿里巴巴這些網絡神話,本港只能望門興嘆。(淘寶官網圖片)

香港的電子商貿發展遠不及內地和海外地區,面對亞馬遜、阿里巴巴這些網絡神話,本港只能望門興嘆。(淘寶官網圖片)

電子商貿是互聯網經濟下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但相對國際大環境,香港的電子商貿發展遠不及內地和海外地區,面對亞馬遜、阿里巴巴這些網絡神話,本港只能望門興嘆。香港電子商貿發展不善的傳統解讀,主因有三:本地市場小;交通方便,上街購物更方便;上門送貨交收不似外地有彈性(外國地廣人稀,即使沒人在家,放在家門前也沒人偷)。

誠然,香港本地發展內銷的電子商貿固然有以上限制,但我認為不是問題的全部。借鑑淘寶的購物經驗,淘寶最成功就是價格便宜,不論正貨還是「高仿品」,大手入貨集運到港的話,價格仍比在本地商舖選購來得划算。況且,現在年輕人追捧的潮流衣着,十居其九在淘寶網也有供應,甚至本地商舖的貨源到頭來也是淘寶貨,因此網上選擇多、又有本地現貨比對,對消費者而言,網購的「值博率」變相提高不少。

香港經濟起飛的其中一個成功要素是轉口貿易,香港成為內地的對外窗口,多年來倚仗地理優勢肩負中間人角色,為香港的經濟帶來動力。可惜時至今日,互聯網已逐漸打破地域界限,雖然水貨客擾民,但事實上內地人也不是只靠香港才能買到舶來品。內地的網購發展甚至反攻香港,以致中間人的角色愈來愈薄弱,甚至予以取代。

話分兩頭,香港的經濟轉型亦令本土流失製造業,有能力外銷的本土品牌少之有少。最大問題是,本地商人寧願做自由行生意,也不肯提升本土品牌的形象,香港的零售業只剩下「香港正貨保證」的空虛概念,出售的名牌首飾手袋、化妝品、電子產品,全是日韓歐美品牌;自由行來港不是買本地貨,而是供港貨。

事實上,也未有本地品牌能夠吸引他們。我認為本港若繼續自我消費「賣正貨」這地位而不思進取,依然沒有發展出本土特色,給其他地區取代地位,只是時間問題。

我認為香港的電子商貿要出奇制勝,大可利用目前「信用度」高的優勢,發掘一些例如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地區的產品,例如當地土產、傳統民族產品之類,以香港的商譽把這些地區的商品行銷全球,再次發揮中間人的角色。不過,長遠而言,只要有利可圖,當地終歸會發展出成熟的電子商貿平台,屆時香港也未必可以掌握全盤優勢。

歸根究柢,電子商貿只是行銷工具,當本地產業單一化未能解決,除了金融地產,就沒有其他實業,根本就沒有實質賣點吸引外來消費者。故此,香港有必要重整本地的品牌和製造業,並且不能單靠本地市場「塘水滾塘魚」地支持本土企業,反之是尋求不能輕易代替的外銷需求,既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服務,再加上本港既有的互聯網基建和物流優勢相輔相成,本地電子商貿才可能有所突破。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