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科研商品化趨勢 (鄧淑明博士)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母校香港大學在「2021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多達11個金獎和銀獎,以及評判特別嘉許金獎,校友都興奮得奔走相告。港大歷年獲獎無數,今次又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個1972年創辦的發明展,開宗明義是擔任橋樑,讓發明家找尋生產商和投資者,協助科研成果商品化,而這恰恰是過往香港學界為人詬病的地方:科研即使已達世界水平,但大都只停留在象牙塔內紙上談兵。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正是上佳的踏腳石,可把研究成果帶到世界的商業舞台。
大眾對香港近年在科研的成績也許所知不多,可是觀乎這個年度發明展的「最高榮譽大獎」(Grand Prix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在10年間(2010年至2019年)竟然有5年由香港囊括,成績驕人。之前幾十年,這個大獎多由西方大國包攬,華人地區獲此殊榮僅於1985年及1994年分別由台灣及內地取得,可見香港在科研成果商品化上的努力。
再回頭看今年多間大學的獲獎項目,不少有助可持續發展,也很具市場潛力。例如港大以嶄新技術把家用冷氣機、雪櫃等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低溫廢熱,直接轉化成電能,循環再用;而城市大學的被動輻射製冷塗料則是一種零耗能、低成本及毋須製冷劑的降溫技術,用途廣泛,可直接塗在建築物屋頂外牆、汽車、紡織品到道路上;「超級竹子」尤其有趣,通過機械和化學處理,使天然竹子更細密,結果在剛性、強度和尺寸穩定方面,都比現有的木材、塑料,甚至部分金屬更佳,而且不會釋放甲醛,更加環保;至於中文大學的智能手錶及手環內置電力採集系統,是體積細小到可內置在手錶的電磁發電系統,能把人體動能轉換為電能,提供可持續電力。
此外,我對於理工大學兩個得獎項目特別感到欣喜,兩個都運用地理資訊,其一是協助政府、公眾和私營機構決策的「智慧城市平台:全面的空間數據基礎設施」,該平台集無縫數據融合、人工智能的城市物件認知、三維城市模型及空間大數據分析於一身,可用於創建真實城市的數碼版本,藉以測試城市解決方案及進行技術研究。
另一金獎佳作是「用於城市樹木管理的智能監察系統」,採用智能傳感技術測量樹木的傾斜角度及移動軌跡,並以地理資訊平台確定樹木的位置及收集周邊環境數據進行分析,以便為樹木安排適時的護養措施。目前在港島及九龍區行人路邊、斜坡、公園等人流及車流較多地方的部分樹木及石牆樹,已安裝了8000個傳感器的先導計劃,保障市民安全。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