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提升全民科技素養 科學傳播最關鍵 (黃槿)

By on November 25, 2021

本文作者黃槿,為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當全民科技素養提升,政府推行相關政策也較易獲社會支持,長遠有助增強本地的科技實力。(新華社資料圖片)

當全民科技素養提升,政府推行相關政策也較易獲社會支持,長遠有助增強本地的科技實力。(新華社資料圖片)

科學傳播對港人來說較為陌生,但在過去30至40年,一直是歐美國家的熱門課題。科學傳播或科學傳訊(Science Communication)的目的,是提升全民科技素養,把抽象難懂的科學研究轉化成簡單易明的生活資訊,讓大眾認識科學的同時,建立理性態度去思考與討論科學。

為何那麼重要?當全民科技素養提升,能掌握科學基礎知識、關注日常生活的科學應用、了解科學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科學家便更易向公眾解釋他們的研究對社會及人類的影響,而政府推行相關政策也較易獲社會支持,長遠有助增強本地的科技實力。科學家要解決的未必是眼前問題,或許是10年後的事,如因大眾的誤解、偏見或短視而反對阻礙相關科學推廣,教學及研究可能會落後,社會甚至承受「抗拒科學」的惡果。

大眾的誤解阻礙科學推廣,教學及研究可能會落後,社會甚至承受「抗拒科學」的惡果。(法新社資料圖片)

大眾的誤解阻礙科學推廣,教學及研究可能會落後,社會甚至承受「抗拒科學」的惡果。(法新社資料圖片)

科學傳播除了主要應用於科學領域,同時可在社會科學、理科、政策倡議或策展等不同範疇上運用。最近10至20年,很多歐美大學都把科學傳播納入課程教材,如倫敦帝國學院、愛丁堡大學很有名的醫科都開辦科學傳播碩士課程。英國列斯大學則把科學傳播學科放在藝術學院,以訓練在科學博物館工作的策展人;有些美國大學視它為必修科目,規定醫科或生物學的同學修讀。此外,外國具備較多專業背景及素養的科技媒體記者,以獨到見解及深入淺出方式去談論科學。

中國內地也投放大量資源去推動科普,如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以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為宗旨,提供負社會責任、具趣味和貼近生活的內容,擁有龐大的用戶瀏覽量。反觀香港,大部分科學科目在世界排名甚高,但卻鮮有具備專業背景及影響力的本地科技媒體,大學也未有開設科學傳播相關的學科。

科學傳播跟現代生活密不可分,以推廣注射新冠疫苗第三針為例,需要有技巧地演繹科學數據。(中新社資料圖片)

科學傳播跟現代生活密不可分,以推廣注射新冠疫苗第三針為例,需要有技巧地演繹科學數據。(中新社資料圖片)

雖然推動科學傳播需科學家的充分參與,但仍要靠多個持份者如大學、研究生、政府、專業組織、投資者等積極配合。有見及此,本地專業組織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於2018年成立,透過師友計劃、實習計劃、與生命科技或科學傳播相關的工作坊、研討會或對談系列等活動,培育和凝聚香港的生命科技人才,為提升全民科技素養奠下基礎。

科學傳播跟現代生活密不可分,以推廣注射新冠疫苗第三針為例,都需要有技巧地演繹科學數據,讓公眾了解注射後的好處、副作用及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作出支持及配合。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