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變成你的銀行分行 (鄧淑明博士)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今時今日,智能手機已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千禧之後出生的Z世代,更是自小已在Google、Facebook、WhatsApp及Spotify包圍下成長,手機是閒聊、遊戲、交友、聽音樂、看影片甚至找尋工作的重要夥伴,用於管理金錢也自然不過。
從顧問公司Bain過去近10年對全球銀行客戶的調查,這現象更加清晰,2011年,以美加、墨西哥和巴西近10萬人為調查研究對象,當時僅不足一成受訪者使用手機銀行服務,包括查詢結餘、轉賬、存款等,讓他們毋須到分行排隊和使用提款機,卻發現這一撮人是眾多銀行服務使用者中滿意度最高的。
這個趨勢愈演愈烈,近年該公司的調查發現,南韓和中國不論老幼(25歲以下以及55歲以上),對手機的依賴重於錢包,南韓平均高達九成人、內地逾八成、新加坡和印度七成也如是,而美加、日本、英國、德國、澳洲等地的年輕人取態都是壓倒性傾向手機的。
同時,更多人在選擇銀行服務時,更願意使用科技巨企,為什麼?因為科技巨企如蘋果、亞馬遜和PayPal的金融服務在5大重要範疇也勝過傳統銀行,包括:質素、省時、簡易、減低焦慮,更可為下一代留下優秀投資等,尤其在「簡易」一項,首選的頭4位都是科技企業。因此,在全球29個國家和15萬名受訪者中,54%更願意把金錢存放在科企,尤其中國、印度和南美洲,受訪者對科企的態度更正面,只有日本和瑞士依然較信任傳統銀行。
香港又怎樣?
在調查中,香港人對科技巨企提供的銀行服務,不單止年輕人(18至34歲)受落,中年人也大表歡迎,例如該調查顯示,香港超過六成中年人(55歲以上)對這些服務也持開放的態度。因此,對於虛擬銀行服務,許多人滿有期待也就毫不出奇。
截至今年5月初,金管局已批出8個虛擬銀行牌照,對市民來說,除了增加選擇,日後不用到銀行排隊已經可以享用大部分銀行服務外,大家也預期各大服務供應商會提供優惠,如上調存款利息「搶客」,《經濟學人》引述銀行指出,虛擬銀行在吸納新客戶的成本遠比傳統銀行低,每個新客戶的成本僅需8至10美元,後者卻要花60至70美元;而本地金融科技「獨角獸」(即估值達10億美元的初創)WeLab,據報過去幾年生意額激增十多倍,但人力資源只增加了不足兩倍,因為手機變成了分行,所以可節省更多成本,故此虛擬銀行大有提供優惠的空間。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先進科技為市民提供便捷服務,金融科技是重要一環,而我們更可進一步透過「全球金融沙盒」作服務和產品的跨境測試,解決監管問題,拓展外地市場,因此潛力非常大,香港應好好把握。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