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GlS規劃港深「一區兩園」 (鄧淑明博士)
本文作者鄧淑明博士,為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上星期特首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一區兩園」,對此我期望甚殷。
我希望「一區兩園」會以吸引還未進駐本港的國際企業為主,促進本地的研究和開發(Research & Development,簡稱R&D)。記得特首在2017年提出,要在5年任期內把R&D由佔GDP的0.73%,到2022年上升至1.5%,即每年投入約450億元,可是進度似乎差強人意。去年底統計處公布的資料,R&D改以「國際指引」,連同「研發設施隱含使用成本」也一併計算在內,令2017的R&D由0.73%變成0.8%,可是到2018年也僅增至0.86%,與政府所訂的1.5%目標有相當距離。
單靠公帑獨力難支,因此應積極謀求全球企業尤其它們的R&D部門進駐,才是長遠之策。
不過,要吸引國際企業,完善的規劃必不可少。政府好應該運用20多年前已具備的先進科技──地理資訊系統(GlS)作整體規劃,在建設辦公大樓外,更有住宅、交通、物流、醫療、教育、社區設施等配套,才可把園區發展成蓬勃的社區。
同時,政府更應與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政府大可運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廣受好評的互動地圖儀表板,以地圖、圖表等顯示主要規劃構思,增加外界對項目的了解,也便利收集意見,改善設計,這樣才能聚集人氣。
大埔科學園就是前車之鑑,多年來該區交通也只依賴寥寥可數的小巴和巴士路線,沒有鐵路直達,不便科學園通勤的上班族;創新科技如無人駕駛也因當初規劃欠妥善而難以測試。而鄰近的白石角住宅區近幾年才落成,卻完全缺乏社區配套,一個超過2萬人居住的社區,連同科學園工作人口12000,總人口超過3萬,卻只有一個不足3萬平方呎的小商場在其中一個私人屋苑,街市、快餐店及社區中心欠奉,要找最近的餐廳,便要步行至少15分鐘前往科學園的商場,這又如何可以成為宜居的社區?
南韓「板橋科技谷」(PTV)的成功例子可供參考。2004年底才發展的PTV,內有地鐵、高速公路連接首爾市和仁川國際機場。便捷的運輸網絡吸引了韓國大型企業如三星、SK、LG等進駐,事實上,那裏進駐了1200多家創科企業。截至2017年,該區從業員逾62000,全國創造就業人數最多,其中超過三分一是R&D人員。
PTV除了培育初創企業外,也鼓勵測試新科技,例如無人駕駛──該市在2019年開始,有兩架無人駕駛巴士來往板橋市鐵路站和科技谷。
因此,我希望香港的「一區兩園」能透過先進的技術作全面的規劃並促進溝通,以便在全球吸引更多公司來設立辦事處,加強研發,振興本地經濟。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