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的道德標準 (車品覺)
當你打開微博或臉書(Facebook)看到屏幕列出的內容時,你會看到些什麼?也許是朋友發的一篇帖子、一篇被推薦的新聞報道,或者是一則廣告。縱使身處虛擬互聯網世界中,社交平台對你的喜好瞭如指掌。它曉得從親朋好友的全部消息以及世界各地發生的所有新聞中進行篩選,決定向你呈現哪些帖子,並判斷這些帖子應該在你的注意力中停留多久。
話說回來,自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社交網站轉發的內容受到了極大關注,因為人們無意中發現平台推送了很多對候選人特朗普有利的新聞,惟後來被證實是假新聞。有指這些新聞不僅是假的,而且根據美國情報機構的說法,這是由俄羅斯一手炮製,目的是讓選民朝着有利特朗普的方向助攻。處理虛假訊息固然是社交平台的重要任務,但作為商業主導的企業,順理成章會優先考慮應該推送多少廣告才合適。如果廣告包含了虛假訊息呢?對於這些問題,各人都持有不同的觀點,值得我們從多角度去探討。
數據驅動的公司日常運作,會進行數千次實驗來調整推送給你的內容,觀察這會如何影響你在該平台上的參與度。其中用戶行為及情緒(包括點擊次數、停留時間、正負評等)都會作為分析「你」的重要依據。
姑勿論你是否樂於接受被「實驗」這件事情,但如果你得知要成為實驗的對象時,會否感到震驚和不安?實際上,在實驗室裏,獲得參與者的知情同意是應有的標準原則,然而在互聯網,似乎在沒有徵得事主同意的情況下,就進行各式各樣的實驗是平常不過之事。回想每當你在註冊使用這些平台時,理論上已經同意成為實驗的受試者,因為你可能已通過了那些沒有真正看得懂又冗長的條款,草草地確認服務商有權使用你的個人訊息作測試和研究。
但筆者覺得作為負責任的公司,企業也應該考慮主動發布已經進行實驗的訊息,增強實驗的透明度,甚至可以培養個人用戶主動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總言之,絕不能以互聯網為藉口而忽略了用戶的知情權及否決被實驗的權利。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