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腸道吸氧 助救治肺衰竭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哺乳類動物都是透過肺部呼吸,但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及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有新發現,老鼠和豬等哺乳類動物在嚴重缺氧時,能透過肛門以腸道吸收氧氣。研究團隊認為,這新方法有望在呼吸機短缺下,為肺部衰竭患者提供治療,研究已發表在期刊Med上。
利用腸道呼吸看似無稽,事實上有不少水生生物已演化出這種換氣方式。科學網媒EurekAlert!報道,海參、泥鰍及部分淡水鯰魚,在氧氣含量極低環境下,會改由腸道代替鰓部呼吸。至於哺乳類動物是否具有相同能力,科學界仍眾說紛紜。
為驗證哺乳類動物能否以腸道呼吸,研究團隊利用老鼠及豬,在氧含量約10%的低氧環境下,進行了兩組實驗。第一組實驗中,團隊向老鼠肛門打入氧氣。結果發現,超過75%的實驗老鼠,在低氧情況下存活達50分鐘;相比沒打氧氣的老鼠僅存活10分鐘,明顯有助延長生命。
從肛門輸入帶氧溶液見效
不過,在老鼠肛門打入氧氣前,須先擦洗腸道,令腸壁變薄以提升氧氣吸收率,惟此舉有機會導致腸黏膜受損,故有關方法不適合人類使用。其後,團隊改以液體方式輸送氧氣,把氧氣加入氟化物溶液,以增加帶氧能力,該溶液已臨床證實對人體無害。
團隊把帶氧溶液注入老鼠及豬的肛門,發現有效增加實驗動物的血氧量,緩解缺氧徵狀。例如實驗老鼠能重新走動,而實驗豬的皮膚及四肢,恢復至正常的顏色及溫度。團隊認為,這方法足以在動物體內達致氧氣循環,改善呼吸衰竭的徵狀,且暫時未見明顯副作用,惟在正式應用到人體前,仍要進行大量測試。團隊期望這項發現,為呼吸衰竭患者帶來轉機,緩解疫下呼吸機、人工肺等設備短缺的問題。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