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向機械人徵稅 (占飛)

By on March 3, 2017

本文作者占飛,為《信報》撰寫專欄「忽然文化

愈來愈多機械人取代人類勞動者,人類的就業問題憂慮日益增加。(路透社資料圖片)

愈來愈多機械人取代人類勞動者,人類的就業問題憂慮日益增加。(路透社資料圖片)

《金融時報》早前的社評指出,受到機械化影響的就業崗位所引起的憂慮日益增加,從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到法國左翼新領軍人物伯努瓦.阿蒙(Benoît Hamon),俱支持歐洲各國政府應採用稅收制度,使人類與機械人之間回復平衡。

牛津大學哲學及訊息倫理學教授盧斯安奴.科洛里迪(Luciano Floridi)很快撰文回應:歐洲議會上月通過決議,建立機械人的新倫理法律框架基本合理,皆因世人在「訊息空間」花費的時間日增:「各種各樣的機械人迅速增加及繁殖,那就令訊息空間在更大程度上成為機械人如魚得水的環境;再加上人工智能、智能手機、雲計算、大數據、機械學習以及物聯網,顯然沒有時間可浪費了。」

兩大關鍵

他從而指出,正為不久將來的成熟訊息社會奠定基礎,因此世人需要新的倫理框架來加以確定:世人樂於看到以人工智能在社會遍地開花,在如此背景下,歐盟的建議讓人喜憂參半:既有對抱負的激動,也有對實施的失望;換句話說,那就是幻想太多而現實太少。

「訊息空間」(InfoSphere)概念最早由他所提出,據他所述,「訊息空間」乃互聯網絡與電腦科技的結合,正好為世人的生活及工作模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此一改變不僅關乎科技,更涉及道德觀念、自我認知乃至人生意義──科技已將世人重新分類成數據(文字、數字或圖像),而「訊息空間」可輕易處理相關資訊。

那就不妨仔細思考兩大關鍵問題──就業崗位及責任所在,眾所周知,如今機械人已取代人類勞動者,若要重新培訓失業者,從來並非易事,而隨着科技造成的困擾如此迅速蔓延、影響廣泛以至不可預測,那就變得更具挑戰性了。

在訊息空間的其他角落勢必出現全新的就業形式,想想如今的世界有多少虛擬商店吧,世人將需要全新的不同技能;增加教育機會乃至實施全民基本收入或許可緩解機械人對勞動市場的巨大影響。科洛里迪在文中指出,「社會將需要更多資源,遺憾的是機械人不必交稅;而比較具有盈利能力的企業,似乎不太可能繳納足夠的額外稅款以彌補財政收入的損失」;也就是說,機械人實際上催生了歐洲各國稅收的更高需求。

那麼,如何擺脫困境呢?歐洲議會的報告就界定此一難題:原本提出的方案為對使用機械人的企業徵收機械人稅項,假設機械人不慎而毁壞鄰居的窗戶,誰該為此一事件負責?生產此部機械人的製造商、銷售此部機械人的代理商,俱未能進入歐洲議會以通過此一最終文本,或許並不可行,皆因如何界定機械人,即一大難題,一旦處理欠妥,那就可能有礙科技創新了。

此外,如何分配法律責任也是一大難題:銷售機械人的商店、機械人持有者,還是機械人本身呢?如果機械人可通過學習過程而變得完全自主,那該怎麼辦?此份報告建議,對比較先進的機械人賦予「特殊的法律地位」,將之界定為「有責任賠償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的機械人」,此點在最終的文件得到認可──若企業或毋須繳納機械人稅,甚或毋須對機械人承擔賠償責任,那就是一個錯誤了。

法律責任

科洛里迪認為,沒必要以科幻小說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法律責任歸屬的問題,法理學已提供解決方案,如果機械人變得像人類那樣聰明──比如《星球大戰》(Star Wars)的機械人,可借鑑羅馬法(Roman Law)古老規則:規定主人需對奴隸造成的任何損壞負責;如羅馬人所看到的,將法律人格賦予機械人(或奴隸),就會讓控制者逃脫責任;那麼,權利又該如何歸屬?機械人有權擁有數據嗎?應像奴隸般解放嗎?

圍繞着連串問題猜測非常繁複,然而,一旦考慮到當前面臨的迫切問題時,倒是讓世人分心及不負責任的;科洛里迪從而指出,「我們陷入錯誤的概念框架,此場辯論與機械人無關而與我們有關,與我們想要創建什麼樣的訊息空間有關。我們需要少一些科幻小說,多一些哲學。」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