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順風車」與冒險熱潮 (高天佑)

By on August 28, 2018

本文作者高天佑,為《信報》撰寫專欄「新聞點評」,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滴滴順風車三個月內發生兩宗姦殺案,這或反映乘客使用服務時忽略風險評估。(網上圖片)

滴滴順風車三個月內發生兩宗姦殺案,這或反映乘客使用服務時忽略風險評估。(網上圖片)

科技進步、交通發達加上社交媒體普及,讓愈來愈多年輕人闖蕩世界「冒險」。

對於「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帶來的風險,應該分為兩個層面看。首先,包括Uber、Lyft、滴滴、快的等原本的「網約車」(e-hailing)業務,按理比傳統的士模式更能保障乘客安全,而非令乘客更危險,皆因在這些網約車平台上,所有司機和車輛都須登記及驗證,而每次接單時,包括乘客上車地點、實際行車路線、下車地點等資料一概被清楚記錄。

老一輩香港人都聽過「雨夜屠夫」林過雲事件,他在1982年2月至7月期間作為的士司機,連環殺害並肢解了4名女乘客,轟動全城。由於全港有幾萬名的士司機,警方一直查不出兇手,最後神差鬼使,林過雲大膽地把拍攝受害者屍體的菲林拿到沖曬店曬相,才遭警方拘捕,否則恐有更多女乘客遇害。

除了變態狂魔凶殘個案,以往每逢經濟變差、搵食艱難,的士司機鋌而走險時有所聞,把女乘客或醉酒乘客載到荒山野嶺「老笠」打劫。他們夠膽這樣做,很大程度因為覺得不容易被拘捕。尤其是早年未流行智能手機、天眼,乘客亦不習慣在上車時記下車牌號碼等資料,難為警方提供查案線索。

相對來說,現時乘客使用網約車服務時,未上車已看到司機姓名、照片、評分、經驗、其他乘客意見、車牌號碼等,touch wood講句萬一被擄走甚至殺死,警方也可快速透過平台資料展開追查,雖然不一定能破案,但最重要是構成阻嚇作用,令潛在罪犯不敢貿然借助網約車犯案。

因此,儘管近幾年Uber、滴滴等平台都曾發生司機犯罪事件,但只算零星少數,整體上乘客風險(比起搭的士)有所降低。

儘管近幾年Uber、滴滴等平台都曾發生司機犯罪事件,但只算零星少數。(路透資料圖片)

近幾年Uber、滴滴等平台都曾發生司機犯罪事件,只算零星少數。(路透資料圖片)

順風車驗證鬆懈有風險

然而,自去年起在內地流行的「順風車」卻屬另一回事,那是有別於網約車之新興業務,更近似於「座位共乘」(ride-sharing)。舉例說,有人每日放工從中環駕駛私家車返天水圍屋企,其汽車有4個座位空置,流於浪費;而有其他同樣由中環返天水圍的人,則排長龍苦候巴士。透過「順風車」平台,便能把上述兩種人配對,讓乘客以「平過的士或Uber」的價錢輕鬆坐私家車返屋企,駕駛者又可賺些少外快幫補油費,同時社會也節省了能源及減輕交通擠塞,達致多贏。

換言之,「順風車」是讓所有駕駛者都可以接單,對司機和車輛的驗證不及網約車嚴格,可想而知會帶來潛在風險,曾有人用虛假身份資料加上租來的私家車也成功登記。當然,這不代表歹徒透過「順風車」犯案就可逍遙法外,癥結點是阻嚇作用大減(相比起網約車),令「心思思」之潛在罪犯夠膽博一博。

這就像任何人在經過審慎思考及做足準備後,決定去闖蕩世界、冒險、追夢,實屬人生自由選擇。不過,現今愈來愈多人在fb、ig、YouTube等平台上,基於吸likes和賣廣告等考慮,側重於宣揚冒險行為之理想一面(無可否認,傳媒公式化訪問亦責無旁貸),猶如打了美顏濾鏡,很容易令年輕人誤以為冒險充滿美好和安全,於是在未做足準備就有樣學樣,貿然踏上險途。或許這些冒險故事日後都要戴定頭盔,像借錢或香煙廣告一樣附帶風險提醒。

「順風車」是讓所有駕駛者都可以接單,對司機和車輛的驗證不及網約車嚴格。(中新社圖片)

「順風車」是讓所有駕駛者都可以接單,對司機和車輛的驗證不及網約車嚴格。(中新社圖片)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