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蘋果設計
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會有人擁有或接觸過 Apple 的產品,但有關設計的細節和背後的故事你一定沒聽過多少,接下來就是蘋果「前員工」對當中設計的一些回憶。
Apple MagSafe
看這標題有些人可能會問:「你開什麼玩笑,蘋果可沒發佈過這產品。」但如果你是名 Mac 用戶,即使不清楚它的「名字」,也知道其實你天天在用它給 MacBook 充電。
可能和很多人一樣,在幾年前第一次接觸 Mac 時會因為其純白的顏色、獨特的設計愛上這款電源適配器,心想:「蘋果就是和你們不一樣,連盤線的處理做法都這麼與眾不同。」
但在 Apple 的工程師看來,這是一款不合格的產品。
就拿最簡單的圓形導電金屬和可拆卸轉接頭來說,都沒能讓 Apple 滿意。如果你手頭現在就有任何一款 Mac 的Apple MagSafe,那你不如取下可拆卸轉接頭,看看裡面的圓形導電金屬表面是否呈現的是鏡面效果。如果不是,那麼這款電源適配器是不合格的。
再來看看你剛拆下來的轉接頭,如果你拿著它在陽光充足的光線環境下仔細看,發現有「微不足道」的細痕,不好意思,在蘋果的標準看來它也是要被銷毀重做的。
即便你可能認為 Apple MagSafe 是世界上最棒的電源適配器,但在蘋果看來,依舊不合格。
Apple Magic Mouse & Magic Trackpad
這兩個和 Mac 有關的「明星配件」你一定有所聽聞,無論是購買 iMac 時可以二選一的搭配還是很多人選擇為其 MacBook 配備的 Magic Mouse,使用場景和用戶感受顯然比剛才的電源適配器來得更直接。
但如果我告訴你一個Magic Mouse或Magic Trackpad都是由四到六個成品中最完美的部分拼湊而來的,這會不會打消你對它們售價高的疑惑?
使用過 Magic Mouse 的人都知道,弧度表面和玻璃質感讓這款別具一格的滑鼠顯得科技感十足,但是和 Magic Trackpad 一樣,在生產時都達不到設計的初衷。前者因為玻璃的弧度,導致裡面的元件很難與這個貼合手掌的弧度充分貼合,後者則控制不了觸控板上下銜接的品質。
也就是說要想做到蘋果的品質,不僅需要代工廠的硬件經驗,還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可以想像的是,在試產初期,可能十台 Magic Trackpad 才能拼湊出一台「還算合格」的產品。這大大增加了支出,但沒辦法,這是 Apple。
iPhone 6
如果你是名從iPhone 5s升級到iPhone 6的用戶,可能會感覺配備 Touch ID 的 Home 鍵略有變化,但就是說不出在哪。
一個小小的 Home 鍵,變化至少有兩點。一是鍵位相比之前變高了,雖然還保持著弧度,但是和螢幕整體幾乎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第二是 Home 鍵週邊的銀圈,這是個妥協的選擇,蘋果最開始的設計中顯然是不存在的。
但這其實並沒有影響我們使用 iPhone,甚至更愛它了。
蘋果為什麼這麼做?有兩點原因可能牽制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一是代工廠的「不作為」。為了應付蘋果,代工廠一般在向蘋果提交量產前的產品審核時選擇最好的一批交給蘋果驗收。也就是說如果蘋果想查看 100 件 Magic Mouse 的試產結果,代工廠可能會從 1000 件試產的 Magic Mouse 中挑選出最完美的 100 套原件,搭配在一起,這就固然完美。
二是出於成本投入的考慮,蘋果的年利潤正在逐年下滑,即便經常有資料機構透露其年利潤是Amazon的幾倍或是某幾個巨頭的總和,但依舊不能阻擋它下滑的頹勢。而在全球智能手機業務趨於飽和的當前,品質還是成本?蘋果要做個妥協。可以預見的是,從幾個甚至幾十個產品中拼湊出最完美一件的「賠錢產品」,蘋果可能不會一直接著做下去。
「和蘋果有關的爆料很多,全都是黑幕。」,想幾年前有關 iPhone 4「天線門」的故事,心想也是,硬件公司即便做錯了,死也不會承認。連 Jobs 都說你手機拿錯了,還免費送你 Bumper 用,你還能說些什麼呢?
「要是Jobs還在,這些產品都得打回去重做」,前員工最後這樣說。
原文:36Kr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Disney+預告11月起 香港新客加價逾兩成
迪士尼串流平台Disney+預告,香港地區服務即將加價,前後增幅相當於23%。按照新價目表,會員可選擇標準、高級兩種計劃,兩者均可按月費或年費方式訂閱,惟畫質、音質、同時觀看裝置數目有所不同。標準計劃費用為每月73港元或每年738港元,高級計劃費用為每月90港元或每年918港元,標榜不設廣告及可以下載內容。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
-
杭州亞運廣泛使用雲端科技
杭州亞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今屆賽事以「雲上亞運」作為其中一個賣點,透過雲端技術進行賽事直播。為大會提供相關技術的阿里雲智能集團,其國際事業部總裁袁千表示,集團早於2017年開始跟國際奧委會(IOC)合作,一開始作為其贊助商及雲端服務合作夥伴,翌年跟國際奧委會旗下廣播機構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攜手,推出用於轉播奧運賽事的OBS Cloud服務。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
-
人類須守住慢想優勢 (車品覺)
以Google Bard、OpenAI ChatGPT、Meta LLaMA及百度文心一言等為代表的大型語言模型,是基於大規模數據集進行預訓練,以理解人類語言的一種AI模型。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底層技術和具體應用,又被稱為Generative AI或AIGC。儘管其側重點有所差異,但指向的技術光譜大致相同。隨着算力、演算法、數據的不斷更新,大語言模型還在快速演進,受萬眾矚目的同時,亦自然引起國家立法者及監管人士的密切關注和快速反應。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
-
李嘉誠6000萬捐兩醫學院拓AI教研
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向本港兩間醫學院捐款共6000萬元,中大和港大各獲3000萬元,以發展AI應用於醫學教研。李嘉誠表示,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正在改變世界,在醫學科研、課程及服務方面大力推動有效的應用AI,已不可或缺,這樣才可獲得引領未來的創新治療及方法,達至更佳生活和健康的社會,能夠在關鍵時刻支持香港兩所醫學院強化具結合力的項目,對此深感鼓舞。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
-
港泰年底前開通跨境支付系統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金管局與泰國央行的合作取得成果,轉數快與泰國「PromptPay」互聯的計劃預期今年底前推出,屆時香港居民可以在泰國使用轉數快進行零售支付,而泰國旅客亦可在香港使用泰國的快速支付系統「PromptPay」付款給香港商戶,為兩地旅客提供多一個安全便捷的支付選擇及嶄新的支付體驗。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
-
ChatGPT兩周內升級 添視聽對話
美企OpenAI預告兩周內升級AI聊天機械人ChatGPT,Plus及企業版訂戶優先試用。用戶打開iOS及Android應用程式後,即可向GPT-3.5及GPT-4多模態模型,以語音對話及上傳照片發問,令ChatGPT如同追加視聽與對話能力。以調校單車座椅為例,AI懂得從工具箱相片中,指出對應六角扳手使用。系統提供5類合成聲線,各有節奏、語調及個性,體驗就如跟真人對話。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
-
AWS夥拍科技園培育百初創
亞馬遜旗下Amazon Web Services(AWS)深化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昨天宣布成立本港首個AWS聯合創新中心(Joint Innovation Center, JIC)。雙方將共同甄選及投入資源孵化初創團隊,第一期共同培育計劃(Co-incubation)以人工智能(AI)為主題,選拔出100間初創公司培育。
- Posted September 27,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