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ction聚集民智推動創新 群眾外包平台 任務自發分配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Collaction的定位是創造更有效的交流渠道,運用群眾力量實現社會創新;圖為平台創辦人陳浩軒(左)及許孝謙。(Collaction圖片)
去年中開始的反修例風波觸發連串社會運動,網上眾籌平台的作用廣受關注,經常在數小時內一呼百應,籌款超標完成,用於刊登廣告、購買物資等,箇中顯現的群眾力量,其實遠不止於此。
「大家可能開始熟悉Crowdfunding(眾籌),但對Crowdsourcing仍然陌生,其中文譯名『群眾外包』也是來自台灣,香港中文沒有直譯版本。」香港群眾外包平台Collaction聯合創辦人許孝謙(Himphen)接受本報訪問,解釋如何實踐群眾外包的模式,推動本港社會創新項目。
「群眾外包」聽來像艱深術語,不同的人或有不同定義,基本上是利用網絡力量,把工作或服務分配出去,運用大眾集體智慧,完成機構通常會自己執行或外判給第三方的任務。
「大家透過互聯網交流,過程高度透明,且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只要登上平台,就可了解項目進度、需要的資源及技能,讓大眾更有彈性地參與項目。」

Collaction摒棄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社群是以互聯網串連起來。(Collaction圖片)
詳列目標技能與所需資源
眾籌只要大眾投入資金,許孝謙指出,群眾外包是希望籌集不同人士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技能及建議等。「類似的概念是Wikipedia、Google Maps, 把網站上的內容讓你修改,但你不需要成為該項目的團隊。」
「Crowdsourcing」早年冒起時,多被商業機構、科技初創採用。許孝謙與陳浩軒於2014年共同創辦Collaction,逐漸集中在有力影響社會的創新項目,希望讓更多人透過群眾的外包模式,參與推動社會改善及創新,這方向一直維持至今。
在Collaction平台上,項目發起人可以介紹項目內容及列出細分任務、所需資源及技能、進度目標和方向等,並定期把項目進度記錄在平台上,讓群眾藉此表達意見及建議,甚至成為項目的支持及參與者。
「這不是單純活動追蹤平台,這裏是社會創革者的網絡社群。」許孝謙稱,平台近年與教育機構合作,讓本地學生公開自己設計的「STEM」以及社區關懷等項目。
另一方面,Collaction亦有與本地科技公民組織「香港零時政府」(g0vhk.io)合作,後者會把不少科技項目,放上平台供大眾參與,例如「武漢肺炎民間資訊」網站、區議會選舉數據整理分析平台等,以上兩方面為目前平台上主要項目發起來源。

團隊開發的另一項目, 是收集香港新舊街景相片,建立資料庫。(Collaction圖片)
項目不以短期成效論得失
被問到平台上項目的成功率,許孝謙笑言,「某個項目被傳媒報道,大家可能就覺得該項目很『成功』,但這是一個迷思。」在創新領域、尤其社會項目,評估成敗是否重點,值得商榷。「可能因為效率至上的文化,香港很多時要求一些項目,在短時間內得出成效,否則就結束……但我們的經驗是,往往有不少成功例子,是以所謂『失敗』項目為基礎、延伸發展而推出的。」
在群眾外包模式下,參與者的身份並非團隊或僱員,項目發起人可以如何提升社群的參與度?許孝謙認同,此乃平台長期面對的挑戰,Collaction一直透過與不同組織交流及合作舉行活動,加強培育及擴大社群。
回顧過去一年,本港的社會運動、口罩買賣資訊整理等不少行動,皆由民間自發組織,促成群眾外包與社會科技創新的理念在本地興起。許孝謙坦言,想讓更多港人了解「IT人」的文化,甚至願景。
「其實programmer(程式設計師), 不一定只懂維修電腦及手機……現在科技界有很多熱門主題湧現,如『初創』、『開放數據』等,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並接受『群眾外包』這個概念。」
採訪、撰文:吳志南
延伸閱讀:
業餘自由參與 主張平等協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元年第一課 (黃岳永)
自從OpenAI推出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後,迅速在全球掀起熱潮,教育界更是由一開始討論應否禁用,逐漸轉變為全面接受。新學期是大學首次引入ChatGPT類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工具來輔助教學,一眾同儕都努力把AI整合到課程中的不同部分。在等待教學成果的這段時間,筆者感受絕對是「未開學,先興奮」。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3
- 0
-
拆解不明視像來電 (林國誠)
筆者相信讀者們都曾經收過一些不知名的來電,一接通就會自動斷線,或者來電者假冒入境處、速遞公司等機構的身份,明眼人皆知道這些屬於詐騙電話。然而,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愈趨成熟且應用範疇擴大,我們日常使用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如WhatsApp、FaceTime,也成為騙徒的新戰場。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3
- 0
-
3D打印月餅10分鐘食得
是日正值中秋佳節,賞月時享用月餅自然是指定動作。香港科技大學一班綜合系統與設計學系的博士生,炮製出全港首批3D打印月餅。這批月餅印有科大校徽,設有紫薯、奶黃兩款口味。列印過程毋須借助模具。時間方面,只需10分鐘便能印製一個月餅,未來有望縮短至5分鐘。團隊將為機身注入加熱功能,製造的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3
- 0
-
寵物AR分身 供主人隨時悼念 (Metamory余卓璿)
本地初創Metamory Technology Limited開發一款應用程式,為寵物度身構建數碼分身。該企更有意推出區塊鏈族譜,方便家人以科技串連家族故事。今次請來公司聯合創辦人余卓璿介紹該企發展願景,分享當年作為大學生時的創業心得。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3
- 0
-
小紅書夥旅發局推香港漫步指南
小紅書與香港旅遊發展局繼今年上半年推出「香港旅行時光機」和「藝起遊香港」兩個項目大獲好評後,以城市漫步(Citywalk)為主題,推出「香港漫步指南」,吸引用戶以腳步丈量香港的大街小巷。指南內有5條具有特色的香港旅行路線,發掘新的香港旅遊視角,希望吸引更多遊客前往香港。
- Posted September 28, 2023
- 0
-
Meta新眼罩10.10開售 最平3900元有找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舉行年度大會Meta Connect,詳細介紹混合實境(MR)眼罩Quest 3,以及新款Ray-Ban智能眼鏡的規格。Quest 3將於10月10日正式發售,128GB及512GB型號的售價,分別為499美元(約3892港元)及649美元(約5062港元)。新款智能眼鏡在美加、英國市場優先預訂,售價299美元(約2332港元)起,10月17日開始付運。
- Posted September 28, 2023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25/09)
杭州亞運戰況如火如荼,今屆賽事以「雲上亞運」為賣點,標榜以雲端技術直播賽事。為大會提供相關技術的阿里雲智能集團,其國際事業部總裁袁千表示,集團2017年已跟國際奧委會合作,初時擔當贊助商及雲端服務合作夥伴,翌年夥拍該會旗下廣播機構,推出用於轉播奧運賽事的OBS Cloud服務。
- Posted September 28,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