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Focus Tech Lab|AI斜視診斷儀高精準 醫學數據建模 檢測成本減九成

By on August 5,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斜視為一種眼部疾病,多發於兒童成長階段,輕則影響美觀,重則導致弱視或喪失空間知覺。

香港教育大學創業與研究中心(CEAR)旗下初創Focus Tech Lab,研發一款結合人工智能(AI)的斜視診斷儀。機器的診斷誤差值約4 PD(瞳距),低於主流手法的8 PD至10 PD,更能節省86%檢測成本。

AI斜視儀的診斷誤差值約4 PD(瞳距),低於主流手法的8 PD至10 PD。(受訪者提供圖片)

Focus Tech Lab營運總監王妍玥解釋,團隊研發成果為全球首款模擬醫生真實檢查手法、用於診斷斜視的儀器。這款AI斜視診斷儀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利用紅外線鏡頭捕捉並記錄眼球運動,再把收集的數據交由AI處理。

王妍玥(左)稱,盼透過AI斜視儀為患者分析年齡、斜視類型等,以配對訓練次數及強度;旁為聶鳳芝。(黃俊耀攝)

演算法會分析眼球結構,檢測、追蹤眼球位置,從而準確測量斜視程度。儀器同時設有真實距離測試,用於檢視患者在近、中、遠3種距離的視力表現。王妍玥指出,儀器所用技術跟人臉識別類似,但精準度的要求更高。

擁多項專利 模仿難度大

王妍玥認為,斜視診斷儀技術困難在於數據建模,「一個精通程式碼的人,或許能用一個月時間(把斜視儀程式)寫出來。但需要大量數據訓練,才能成為一部可用的儀器。」為獲取更多真實數據、不斷改進演算法,團隊在研發初期跟理大眼科視光學診所合作,之後又在教大及北京市3間醫院採集數據。

Focus Tech Lab現時分別在香港、內地及美國取得專利。被問到是否擔心抄襲問題時,王妍玥直言模仿難度較大,項目由概念到落地歷時10年,如想實現同樣效果,至少要耗費5年時間。王妍玥又說,坊間確實有類似產品,例如某以色列科企推出基於VR(虛擬實境)的診斷儀,分別就是在於對方產品誤差更大,亦不具備真實舉例測試能力。

下階段將研高效治療

有了精準診斷,下階段是鑽研如何高效治療。王妍玥介紹,團隊已研發一套相關技術,分為眼肌訓練和放鬆兩部分。惟尚未實現個性化治療,該功能推出市場仍需時日。

王妍玥稱,無論她本人,還是領導研發的教大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傅弘的兒子,幼時均為斜視兒童。王妍玥憶述,當年自己靠用針線穿珠仔逐漸康復。團隊希望利用類似方法,因應患者年齡、斜視類型等,匹配對應的訓練次數及強度。

王妍玥憶述,自己小時為斜視兒童,當年靠用針線穿珠仔康復。(黃俊耀攝)

團隊相當關注特殊群體需求,除斜視診斷儀外,也研發可應用在特殊教育領域的多模態智能手寫評估系統「Smart Writing」。系統包涵眼動儀、相機及手寫板3部分,獲取測試者姿態、眼睛移動、壓力、書寫速度及質素等指標,可評估當事人是否有讀寫障礙。

事實上,Smart Writing還未取得醫療相關認證,現階段供各大院校作參考用途。除了本港的教大之外,同時亦獲得華東師範大學等內地學術機構試用。她相信,不少高校缺乏這類多合一產品,團隊研究成果正好切合對方需要。

採訪、撰文:周泳彤

相關文章:

Focus Tech Lab|教大初創起步階段頻遭潑冷水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