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巨擘聯手鋪海底光纜 佔用全球66%流量 擴競爭優勢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長達6600公里的Marea Cable海底光纖電纜,由微軟、Meta及西班牙Telxius共同擁有。(RUN Studios網上圖片)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日前海底火山大爆發,該國附近海底光纖電纜受損,料最快兩星期方可修復。海底光纖電纜對國際通訊極其重要,過去主要由電訊公司或各國政府投資、控制及使用。《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年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前稱Facebook)及亞馬遜成為主導者,66%海底光纖電纜容量由上述科企巨頭佔用,而在2010年這些科企只佔用不足10%。
海底光纖電纜涉及全球95%數據流量,全球現時有超過400條電纜正在運作,電纜總長度達130萬公里,足以圍繞地球30多圈。預計到了2024年,全球將有逾30條數千公里長、連接南極洲以外不同洲份的長距離海底光纖電纜,由微軟等4間科技巨頭擁有,這些投資有助科企擴大競爭優勢。

科技巨頭涉足海底光纖電纜後,2020年全球數據傳輸量增加41%。(YouTube影片擷圖)
2020年傳輸量增41%
《華爾街日報》指出,電訊業市場調查機構TeleGeography研究副總裁Timothy Stronge認為,科技公司巨額投資海底光纖電纜,主因是向其他海纜營運商購買容量的成本增加,而自己亦希望得到更多頻寬。該機構一項報告更指出,科技巨頭涉足海底光纖電纜後,2020年全球數據傳輸量增加41%。
對科技巨頭而言,能使用的海底光纖電纜愈多愈好,盡量避免過度依賴個別電纜,否則一旦出現技術故障,隨時釀成大規模停機。為此科技巨頭不惜跟對手合作,例如連接美國弗吉尼亞州及西班牙畢爾包、長達6600公里的Marea Cable海底光纖電纜,便是由微軟、Meta,以及西班牙電訊商Telefónica旗下的Telxius共同擁有,亞馬遜則獲准使用。

全球66%海底光纖電纜容量,近年由微軟、Alphabet、Meta及亞馬遜等四大科企佔用。(RUN Studios網上圖片)
谷歌獨擁3條保服務暢順
科技巨頭跟電訊商合作投資海底光纖電纜,有助證明自己仍是互聯網科企,而非提供電訊服務的電訊商,以避開針對電訊商的法規要求。與此同時,谷歌現時獨家擁有3條海底光纖電纜,估計明年將可增加至6條。
《華爾街日報》引述谷歌網絡技術及基礎建設資深總監Vijay Vusirikala稱,此舉旨在保證谷歌搜尋和YouTube影片串流服務暢順,並讓其雲端服務保持競爭優勢。

全球現時有超過400條海底電纜正在運作,總長度達130萬公里,足以圍繞地球30多圈。(TeleGeography網上圖片)
專門研究數碼交易及數據流動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Joshua Meltzer表示,透過擁有海底光纖電纜,科技公司可減少提供服務(例如搜尋器、社交媒體、串流服務)的成本,亦擴闊了「護城河」(即抵擋對手進逼、維持競爭優勢的能力),「最終令自己在所屬領域更具主導性。」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安卓手機安全性問題 (方保僑)
早前有詐騙專頁,訛稱有狗肉出售,誘騙市民經過非官方應用程式平台,利用互聯網連結安裝第三方的Android(安卓)手機軟件,最終導致有市民的手機遭受黑客入侵,繼而透過網上銀行程式盜取款項。Android手機是否較iOS手機存在更高安全風險?
- Posted December 4, 2023
- 0
-
旗下產品夥男團結合AR推廣
回顧無人機、衞星電話等應用經驗時,不難發現一項嶄新技術,往往最先被企業、軍方採用,然後才慢慢走進民間視野。林國誠強調,5G技術具備高速、低延誤、支援更多設備等特點,但如何藉此衍生更多實際應用,提升普羅大眾的認知,亦是一門學問。
- Posted December 4, 2023
- 0
-
國慶煙花首用5.5G直播 香港電訊以8無人機多角度拍攝
疫情復常後首個「十一國慶」煙花匯演,除了親臨現場感受節日氣氛,不少市民亦透過直播觀看。這場盛事背後的技術供應商,正是香港電訊。該公司個人業務行政總裁林國誠直言,綜觀亞洲,這是首次利用5.5G網絡技術支援直播。他希望能透過這次機會,說好香港5G故事,「讓港人知道,本港的5G在世界上已處於領先水平。」
- Posted December 4, 2023
- 0
-
第13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強勢回歸 雲集國際專家共同探討知識產權最新發展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創意能帶領企業突圍而出,這些創新理念往往能超越界限,解決難題,塑造更美好的世界。因此,推動知識產權發展及科技商品化,有助企業穩健成長,同時對社會發展甚有裨益。
- Posted December 1, 2023
- 0
-
假期AI創意活動指南 (黃岳永)
OpenAI的權鬥暫告一段落,但事件引起不少遐想,路透甚至引述消息指這涉及人工智能(AI)重大突破,一眾報道不禁令人想入非非,例如ChatGPT會否發展成《未來戰士》戲中的Skynet?人類是否出現危機?與其自己嚇自己,不如趁着聖誕新年假期一家外遊度假時,利用AI進行家庭活動,順道與孩子們討論相關話題。
- Posted December 1, 2023
- 0
-
取回被盜用WhatsApp賬戶必看 (林國誠)
筆者之前講述過SMS驗證碼的重要性,的確,我們的手機號碼是提升網上賬戶安全的一個強大工具,其保安程度甚至可媲美生物特徵,事關全球每一個手機號碼都是唯一而不重複的。因此,無論讀者日後註冊新賬戶,抑或需要保護現有的網上賬戶,最好先綁定自己的手機號碼,這對於取回被盜用的賬戶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 Posted December 1, 2023
- 0
-
貓咪AI智能門禁 阻獵物直送入屋
不少貓咪為「答謝」主人寵愛,會將戶外捕捉的獵物,例如老鼠、鳥類、蜥蜴帶回家,場面驚嚇亦衍生衞生問題。德國初創ZeroMouse研發智能門禁系統,當貓咪咬住獵物打算入屋時,翻蓋底部的紅外線燈及夜視鏡頭,就會以人工智能(AI)演算法,即時分析貓咪的臉部影像,確認牠嘴裏有否攜帶任何獵物,否則必須擺低才可通過小門。
- Posted December 1, 2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