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業文章 News
-
STEAM大豆課程 科學人文兼備
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鑽研大豆基因廿多年,近年利用大豆作為STEAM教學工具。他表示,自己在科研過程中,明白到科學跟人文素養有莫大關連,故希望藉STEAM教育分享科研經驗,擴闊學生視野。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2
- 0
-
Nothing手機賣型格設計突圍 英品牌重用戶體驗 建產品生態圈
總部設於英國的Nothing,7月推出品牌第一款智能手機Nothing Phone(1)。Nothing營銷主管兼聯合創辦人Akis Evangelidis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Nothing作為新晉智能手機品牌,現階段焦點會優先放於Nothing Phone(1),希望產量及供應能滿足市場需求。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2
- 0
-
港中學生AI監察養殖大閘蟹
元朗商會中學4名學生組成AutoCrab隊伍,研究以人工智能(AI)監察及管理養殖場水質,冀提高消費者對本地大閘蟹的信心。項目今年6月於微軟「潛能創意青少年盃」(Imagine Cup Junior)脫穎而出,獲頒全球十大優秀團隊。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2
- 0
-
過床機械人助搬運病患
本港機械人初創ASA Robotics研發自動過床機械人,以及預防病患離開病床的機械貓,後者將於本港私營醫院試用;另開發一套機械人中央管理平台RAMP,可在同一應用場景,同時管理10部跨品牌、跨種類的機械人,編排流程以執行自動化任務,例如送餐及消毒等。
- Posted September 12, 2022
- 0
-
青年追夢 (廖錦興博士)
每個人都總會有夢想,年輕人的夢想多圍繞着四業(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在生活成本高昂、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香港年輕人面對種種困難。常說學業輸在起跑線,尋找適合的工作不容易,創業失敗率極高,置業更是遙不可及。
- Posted September 8, 2022
- 0
-
跑步鏈遊STEPN 首設港辦公室「邊運動邊賺」大熱 吸百萬活躍玩家
今年開始,「邊運動邊賺」(Move-to-earn,M2E)備受關注,其中主打跑步的鏈遊STEPN,高峰期每日活躍用戶一度衝破百萬關。STEPN創始人Jerry Huang早前來港並接受本報專訪,他透露,今次來港旨在籌備公司第一個辦公室。
- Posted September 5, 2022
- 0
-
港產加密幣程式 提供高手交易訊號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波動,投資者態度轉趨審慎,亦有人希望趁低吸納。本港初創AREIX斥資6位數港元,研發一款手機應用程式OlaWealth,方便用戶參考其他資深投資者的策略,後者亦可藉分享個人交易組合賺取收入。
- Posted August 29, 2022
- 0
-
電梯槽熱壓力錶提示技工休息
今年夏天格外酷熱, 奧的斯電梯(香港)有員工開發熱壓力錶,以傳感器量度電梯槽內的溫度及濕度,再透過NB-IoT物聯網技術,向現場工程人員以手機通報實時熱壓力指數(又稱為體感溫度),同時建議飲水量及作息時間比例。
- Posted August 22, 2022
- 0
-
明代抱月瓶估值8000萬 拆售萬枚NFT
FRAKTIQ聯合創辦人李思聰及徐熙瑜對古董藝術品認識不深,他們之所以創立FRAKTIQ這藝術品NFT項目,緣於兩人有一位收藏家朋友,「他問我們,有什麼技術,可以幫助他把旗下的收藏品公諸同好,讓更多人認識。」
- Posted August 22, 2022
- 0
-
港企推長者遊戲App訓練認知
本地樂齡科技初創Medmind Technology,開發專為長者而設、具訓練認知系統的App「腦有記」(NeuroGym),內附3個主題遊戲,分別是麻將、書法及日常生活情景訓練。該App至今錄得萬多名登記用戶,且獲本地多間機構和院舍採用。
- Posted August 15, 2022
- 0
最新文章
-
港首部商用廢紙再造機投產 24小時自動運作 月製20萬張A4紙
本港首部「商用智能廢紙再造紙機」終在最近落地,並與本地物流公司合作,成立香港首個一站式廢紙回收及再造工場,現時月產約1噸紙(20萬張A4紙)。生產出來的A4環保紙,以500張為一包,送贈學校及機構試用,同時聯絡不同企業合作,冀打開本港環保紙市場。
- September 5, 2023
- 0
-
AI輔助情緒支援服務 (黃岳永)
智商(IQ)和情商(EQ)都被認為是決定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創業的世界,EQ可能更加重要。不少調查顯示,創業後公司能成功存活的不足一成,而這一成「生存者」,可能在之前已經失敗過好幾次。如何走出失敗的無助情緒,站起來重新出發,是創業過程的重大挑戰。
- August 11, 2023
- 0
-
應對未知:先放下再重構 (黃岳永)
疫情結束,世界沒有變回熟悉的模樣,反而因外部不同因素令人更為陌生──政治形勢的變化、移民(或移居)成趨勢、對制度的信賴崩潰等,都似乎成為常事。筆者上周在不同的領域、工作及合作夥伴身上,感受到一貫仰賴的系統不再可靠。不確定性令工作變得困難,解決這些問題亦成為首要事項。
- July 7, 2023
- 0
-
港產AI程式練英文會話 寓遊戲於學習 35間小學採用 (Lango 潘浩翔 / 黃首淮)
有本地初創開發一款搭載ChatGPT的英文會話應用程式,已被本地35間小學採用。今次請來兩位Lango聯合創辦人,分別是行政總裁潘浩翔及技術總監黃首淮,介紹如何以人工智能(AI)提升同學仔的會話能力,並談談學校教育與AI之間的關係。
- July 7, 2023
- 0
-
3D掃描永存太白海鮮舫 港企自研演算法 省時間添效率 (留形科技 秦佑銘博士)
珍寶海鮮舫去年意外沉沒,港人無不扼腕痛惜;今年有消息指出,另一艘海上畫舫──太白海鮮舫有翻新計劃。今次請來參與該水上餐廳三維重建項目的留形科技行政總裁秦佑銘,分享公司發展理念及核心優勢。
- June 23, 2023
- 0
-
擁抱歷史繼續創新的柏林 (黃岳永)
疫情令大家困在家中好幾年,對於喜愛遊歷以擴闊視野的筆者而言,無疑是一段難捱的日子。因此自年初香港解封,我便計劃了多個行程,除了以觀光為主的日本,曾在歷史上分成東西的德國柏林,成為我再次探訪的城市。
- May 26, 2023
- 0
-
智能自助體檢站紓緩醫護荒
港產科企POD Technology Limited研發多款遙距醫療儀器,方便病人自行量度健康數據,又可聯絡醫生視像診症,盼為醫護騰出空間。相關儀器已推出市場,更獲本港多間康健中心,以至越南的私家醫院採用。
- December 12, 202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