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業文章 News
-
港人初創雙引擎策略攻眼疾新療法 導入乾眼治療儀 刺激神經分泌淚液
由港人胡海迪創辦的生物科技初創極目生物,上月在港引進乾眼治療儀iTEAR,毋須藥物或人工淚液,通過鼻外神經刺激,促進天然淚液分泌,產品已獲美國FDA批准,據稱已接到本地訂單。
- Posted December 5, 2022
- 0
-
流動乾廁自動打包儲穢物 密封膠袋夠衞生 夥拍院舍試用
本地科企PREN Limited共同創辦人李隆江與舊同事兼多年兄弟胡百非,研發一款適用於醫院及安老院舍的新型流動乾廁allcareAI,透過特製收納袋,把排泄物打包密封,再妥善暫存在特設的空間,以便院舍或醫院員工一次過收集,過程亦較方便衞生。
- Posted November 28, 2022
- 0
-
海外房產配對平台 推綠色按揭應市
本港金融科技初創PropCap旗下海外房產按揭配對服務,近月加入綠色按揭元素,在平台買賣英國房產時,若有關物業具當地的能源性能證書獲評為A至C級,即屬綠色按揭,可享利率優惠。
- Posted November 21, 2022
- 0
-
綠色科技追進度 須人才土地配合
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曹之胤認為,本港創科氣氛濃厚,資金上有港府推出的創新及科技基金(ITF)、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援,惟長遠想加速本港綠色科技發展,仍要想辦法留住人才,令內地及本港的資金更流動,亦要有土地、工業等多方面配合。
- Posted November 21, 2022
- 0
-
微藻環保泥 製無土綠牆 吸碳淨化空氣 官商機構採用
本港科企Greentins有份投入研發微藻技術,輔以利用過半回收物作原料,製成再生木海綿(G-Moss),繼而推出一項「無土綠牆」解決方案,可吸收二氧化碳,協助企業淨化空氣及減碳。
- Posted November 21, 2022
- 0
-
從會計學走到命名學 黎耀華分享創業成功心得
早於28歲已創辦會計師事務所的黎耀華(華博士),40歲前已管理逾百人的專業團隊,現時是上市公司主席及執董,最近再次選擇創業,成立英名創意將所學發揚光大,由會計學轉軌到命名學,原來背後大有原因。
- Posted November 14, 2022
- 0
-
模擬工作平台讓學生體驗百業
常言道「男人最怕入錯行」,但其實不論男女,揀錯職業絕非好事。本港初創Career Hackers開發模擬工作平台,讓職場經驗尚淺的大學生,在網上完成不同模擬任務,搶先體驗各行各業實況,務求在正式應徵前,先了解工作性質是否合適。
- Posted November 14, 2022
- 0
-
AI體感遊戲 寓運動於娛樂 聽姜濤MIRROR歌曲起舞 深蹲模仿孵蛋
長駐美國發展的李景輝早前短暫回港並接受訪問,提到他所創立的科企NEX Team Inc.,近年把HomeCourt所採用的AI人體姿勢估計技術,應用於遊戲開發,近月更連推兩款體感遊戲。
- Posted November 14, 2022
- 0
-
元宇宙教學平台模擬職訓場景
本港元宇宙教學平台MetaRoom,為學校度身訂造教學方案,可模擬醫生施手術、室內設計等場景,讓學生以更互動方式學習。平台剛於今年推出市場,獲本港一所大學採用,在元宇宙舉辦迎新日。此外,該企亦透過NFT形式,鑄造畢業證書、學業成績單等,以防止假冒及偽造證書。
- Posted November 7, 2022
- 0
-
Prenetics楊聖武 創業長勝情歸生科 染指飲食家具團購 急流勇退尋新挑戰
現世代不同行業創業者不計其數,但像基因及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聯合創始人楊聖武般,先後4次創業且在4個行業皆做出成績,相信為數不多,從早年在美國引入甜品連鎖品牌許留山特許經營權、涉足酒店家具生意,以至來港後成立團購網引領潮流,到今年帶領Prenetics成為首家在美國納斯特上市的香港獨角獸公司。
- Posted October 31, 2022
- 0
最新文章
-
港首部商用廢紙再造機投產 24小時自動運作 月製20萬張A4紙
本港首部「商用智能廢紙再造紙機」終在最近落地,並與本地物流公司合作,成立香港首個一站式廢紙回收及再造工場,現時月產約1噸紙(20萬張A4紙)。生產出來的A4環保紙,以500張為一包,送贈學校及機構試用,同時聯絡不同企業合作,冀打開本港環保紙市場。
- September 5, 2023
- 0
-
AI輔助情緒支援服務 (黃岳永)
智商(IQ)和情商(EQ)都被認為是決定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創業的世界,EQ可能更加重要。不少調查顯示,創業後公司能成功存活的不足一成,而這一成「生存者」,可能在之前已經失敗過好幾次。如何走出失敗的無助情緒,站起來重新出發,是創業過程的重大挑戰。
- August 11, 2023
- 0
-
應對未知:先放下再重構 (黃岳永)
疫情結束,世界沒有變回熟悉的模樣,反而因外部不同因素令人更為陌生──政治形勢的變化、移民(或移居)成趨勢、對制度的信賴崩潰等,都似乎成為常事。筆者上周在不同的領域、工作及合作夥伴身上,感受到一貫仰賴的系統不再可靠。不確定性令工作變得困難,解決這些問題亦成為首要事項。
- July 7, 2023
- 0
-
港產AI程式練英文會話 寓遊戲於學習 35間小學採用 (Lango 潘浩翔 / 黃首淮)
有本地初創開發一款搭載ChatGPT的英文會話應用程式,已被本地35間小學採用。今次請來兩位Lango聯合創辦人,分別是行政總裁潘浩翔及技術總監黃首淮,介紹如何以人工智能(AI)提升同學仔的會話能力,並談談學校教育與AI之間的關係。
- July 7, 2023
- 0
-
3D掃描永存太白海鮮舫 港企自研演算法 省時間添效率 (留形科技 秦佑銘博士)
珍寶海鮮舫去年意外沉沒,港人無不扼腕痛惜;今年有消息指出,另一艘海上畫舫──太白海鮮舫有翻新計劃。今次請來參與該水上餐廳三維重建項目的留形科技行政總裁秦佑銘,分享公司發展理念及核心優勢。
- June 23, 2023
- 0
-
擁抱歷史繼續創新的柏林 (黃岳永)
疫情令大家困在家中好幾年,對於喜愛遊歷以擴闊視野的筆者而言,無疑是一段難捱的日子。因此自年初香港解封,我便計劃了多個行程,除了以觀光為主的日本,曾在歷史上分成東西的德國柏林,成為我再次探訪的城市。
- May 26, 2023
- 0
-
智能自助體檢站紓緩醫護荒
港產科企POD Technology Limited研發多款遙距醫療儀器,方便病人自行量度健康數據,又可聯絡醫生視像診症,盼為醫護騰出空間。相關儀器已推出市場,更獲本港多間康健中心,以至越南的私家醫院採用。
- December 12, 202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