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風投獻計 銀碼拆細廣增投資 政府百億「產學研1+計劃」啟動 (ParticleX 蔡明都)

By on October 13, 2023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港府早前提出成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將於本月中啟動並接受首輪申請,促使本地科研成果轉化議題備受關注。本港風投公司ParticleX(粒子創投)舉辦ParticleX Urbantech Global Challenge(PUGC),亦鼓勵本地大學科研商品化。今次請來ParticleX首席探索官蔡明都,談談公司對PUGC項目的投資意向,並以資深投資者角度分享見解。

主持:(周)周泳彤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蔡)蔡明都 ParticleX首席探索官

周:對於今次「產學研1+計劃」有何看法?

蔡:「產學研1+計劃」初衷非常好,100億港元規模的資金,亦顯示其動力十足。不過,由於投資金額大,評估及合作時應該更加謹慎,避免科研項目無法落地。根據計劃,現時每個獲批項目,至少可獲1000萬元資助。我認為,銀碼可略為減少,500萬元左右或更為合適。根據我們的投資經驗,一項研究開發(R&D)剛經過概念驗證(POC)時,毋須投入如此大量資金。從基金營運者角度而言,傾向運用有限資金作更多投資,一方面為規避風險,另方面可惠及更多科研項目。

蔡明都認為,以有限資金作更多投資,既可規避風險,又能惠及更多科研項目。(黃勁璋攝)

在乎技術價值甚於行業

周:請簡單介紹PUGC的背景。

蔡:事緣2020年,全球不同規模企業受疫情衝擊,生意均出現下滑。ParticleX有見及此,同年圍繞房地產科技,舉辦首屆挑戰計劃,冀協助大企業配對合適的初創產品或解決方案,讓全球初創有機會接觸大企業爭取投資。翌年,計劃拓展至都市科技範疇,包括房屋及建築,基建、能源及公用設施、交通運輸、食物供應、公共衞生及安全、循環經濟、清潔及廢物管理,還有生活文化及教育。

周:現時ParticleX關注哪類型的初創,如何判斷其價值?

蔡:我們不只關注某些特定行業,而是在乎初創所使用技術是否具備科技價值。這種思維模式,或有別於坊間一些風投機構及投資者。

人工智能(AI)及區塊鏈,是我們首要關注的技術。雲端(Cloud)、機械人(Robotics)等技術較少涉獵,一來行內已有領軍企業,二來技術較易被複製。此外,藥物類項目不在我們投資範圍,因相關知識不足,缺乏判斷力,而且回報周期過長,等不起。

蔡明都指出,人工智能及區塊鏈,是公司首要關注的技術。(黃勁璋攝)

周:把科研成果轉化通常面臨什麼難題?有何案例可以分享?

蔡:我曾効力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8年,現時作為投資基金負責人仍致力於知識轉移。公司已與4間本地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成為對方共同投資合作夥伴。

釐清痛點助覓合作夥伴

做初創,要明確找到目標客戶的痛點,令自家產品成為解決這痛點的唯一答案。舉例,我曾與一位大學教授,就其團隊所研發的產品交流。產品具創新性,惟目標客戶不明確。作為初創,不能在整個產業鏈中,兼顧源頭到消費者的每一環節。從企業對企業(B2B)做起,似乎更為恰當。

大學團隊科研能力強,惟需要為他們提供銷售及營商方面支援。有科研出身的初創理念新穎,卻因缺乏銷售思路而難以提升銷量,導致資金回籠慢,無法支撐公司營運,最後被取代。我們會投資一些剛具雛形、基於科研(Research-Based)甚至理論的項目。學者不可缺少商界夥伴支持,因我們除了資金,亦能從應用角度,為方案提出改善意見。更能借助人脈,為團隊聯絡合作夥伴。

註:以上嘉賓訪問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