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心智演化的啟示(車品覺)

By on June 5, 2024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香港科技園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大學中國商學院客座副教授、阿里雲資深顧問,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從細菌到巴赫再回來》是美國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Clement Dennett II)的一部著作,探討人類意識和心智的起源及本質。從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探索心智本質的先驅,丹尼特在書中提出,人類的意識和心智並非超自然現象,而是自然選擇的產物。他逐步解釋從無生命到有生命,再由簡單生物到複雜結構生物的進化歷程,最終演變為具備複雜心智功能的人類。

丹尼特在書中提出,人類的意識和心智並非超自然現象,而是自然選擇的產物。(中通社資料圖片)

在這過程中,丹尼特特別強調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生物循環對生命起源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敏感性和反應,這些都是生命進化的必要條件。

在進化過程之中,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標誌着生物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轉變,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丹尼特認為人類的心智,包括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經驗和預期的結果,而非由某種超自然力量直接造成。

丹尼特在《從細菌到巴赫再回來》對心智自然演化的探討,對人工智能(AI)的發展提供了多個重要的啟示:

1.以自然演化作為設計原理,可以啟發AI開發者利用類似的演算法來設計和優化算法。通過模擬自然選擇的過程,AI系統能在迭代中不斷進化,最終形成高效和適應性強的算法。

2.像人類從簡單到複雜的遞進式學習模式,在訓練AI的過程之中,逐步引入複雜的任務和數據,可以幫助系統更好地學習和應對新環境。

3.系統毋須理解其操作的內在邏輯,已可執行複雜功能。這對AI領域是一個重要啟示,AI不用具備人類的意識或理解能力,也能完成複雜任務。這有助設計師在開發AI時,聚焦在功能和性能上,而非賦予機器「理解」能力。

設計師在開發AI時,可聚焦在功能和性能上,而非賦予機器「理解」能力。(路透資料圖片)

4.在生物進化中,試錯是學習和進步的重要過程。同樣地,在AI開發中,允許和分析錯誤可以幫助改進算法,增強系統的適應性和魯棒性(robustness)。

忽然想起一位高人幾天前對筆者的教導,原句是:「The human may perceive the robot as having no deeper essence or interiority. However, the nature of what lies behind the human is also uncertain.」(人類可能會認為,機械人沒有更深層的本質或內在性。然而,人類背後的本質,亦是不確定的)。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