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風之力(廖錦興博士)

By on June 6, 2024

本文作者廖錦興博士,為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毫無疑問,經濟和減排帶動近年電能車迅速發展。但從潔淨能源角度來看,氫能、水力和風力發電、太陽能等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選擇。然而,近年因利率高企和材料成本上漲,這些新能源發展放慢。儘管如此,潔淨能源中長期的前景十分正面,不僅符合真正環保要求,亦有價有市。

以風力發電為例,Business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風力渦輪機零部件市場規模為1357億美元,估計到2028年將達1755億美元。全球風能協會(GWEC)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創紀錄的117吉瓦(GW),並預期風電可能在未來一年超越核能,成為全球最大潔淨能源。

全球風能協會預期風電可能在未來一年超越核能,成為全球最大潔淨能源。(法新社資料圖片)

風力渦輪機組(俗稱風力機)利用風力,並把它轉化為電力,是風力發電廠必要的基礎設施。風力發電可分為海上及陸上,風力機組件分為發電機、機艙、塔架和轉子葉片等。技術創新為風力發電增添力量,挪威科技公司World Wide Wind正開發一種新型浮動風力渦輪機,其發電量將遠高於目前的風力渦輪機。

在發展挑戰上,風力發電跟其他潔淨能源都是依賴國力和政策。由於風力發電機葉片尺寸巨大,且要建造龐大的混凝土鋼塔和底座,涉及很大比例的定製工程,生產成本和難度都頗高。從宏觀角度來看,由於經濟和供應鏈等問題,美國、印度和歐洲的風力發電市場在過去5年停滯不前。

相對而言,中國的「雙碳」目標和完善的供應鏈系統,可維持風電產業的增長。根據全球風能協會資料,中國從2020年至今連續4年,新增風電裝置容量均是全球最多。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兹(Wood Mackenzie)稱:「中國是風電場的絕對驅動力,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中國的「雙碳」目標和完善的供應鏈系統,可維持風電產業的增長。(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美關係如霧中花,博弈不斷但難以脫鈎。隨着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1月15日於美國三藩市會晤,雙方同意恢復高層軍事對話和領導直接通話,美國氣候特使亦多次訪華,就兩國共同關心的議題展開對話。與此同時,中德關係走得更前,雙方去年在柏林簽署聲明,承諾未來在環境保護領域加強合作。

縱然中國在發展風力發電上有心有力,但仍要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歐盟表示,擬對來自中國的風力渦輪發電機進行反補貼調查,並強調採取更有系統的方式來應對,以免讓中國主導太陽能電池板的策略,再次運用到電動車、風電或晶片等產業上。這很可能意味着,中、美、歐將要展開新一輪貿易博弈。

更多廖錦興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