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Tony Fadell會否成為下個Steve Jobs呢?

By on June 17, 2014

20140617004c

Tony Fadell在蘋果呆過,掌管 iPod,被稱為「iPod 教父」,也曾被認為會是蘋果教主Steve Jobs的繼任人。離開蘋果後,他低調的創辦了智能家居公司 Nest,引來投資機構爭著往裡投錢。就在年初,他以 32 億美元的天價把 Nest 賣給 Google。未來,他將用技術,打算將你家一點一點地改造。

Fortune》雜誌編輯 Adam Lashinsky 為Tony Fadell撰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Fortune上,文章生動有趣,講述了 Fadell 的許多軼事,這裡做了一些整理。

童年
Tony Fadell 的故事開始於他的誕生地美國Michigan。爸爸出生在Toledo內人口眾多的黎巴嫩家庭,是 Levi’s 的銷售主管,由於工作的原因,他不停的帶著家人來回搬家。15 年裡,Fadell 共換了 12間學校。Fadell 的母親來自底特律波蘭鎮的一個工人階級家庭。 「我們會在平安夜享用黎巴嫩食物,然後在聖誕節那天,吃一頓波蘭和俄羅斯式的飯」Fadell 是這麼回憶他的童年的。

Fadell 從小就是個光頭,大嗓門,天生喜歡搗亂各種小東西。他把這種特質歸功於他的外公,他是Michigan一所學校的校長,也是個精通家具維修的工匠,經常幫助鄰居修理大小家具。「他會把每個螺母,螺栓和線頭都收起來,放在一個雪茄盒裡。我們會時不時的一起做點什麼,比如一個鳥窩,一台割草機等等。他熱愛他的工具。」

自從參加了暑期學校的程式設計課程後,Fadell就是想擁有一台 Apple II 電腦。他的外公承認 PC 機與螺絲刀和鋸子一樣都是有用的工具,於是他願意贊助 Fadell,加上 Fadell 在當地鄉村俱樂部做球童的收入,他有了人生第一台電腦。

初創
電腦加上修修補補,這就是 Fadell 的職業生涯。他在密西根大學學習電腦工程,就在宿舍裡,他創辦了一間創業公司,並最終把它賣掉,這是一間為兒童打造軟件的多媒體公司。

1991 年他畢業了,來到矽谷,加入了 General Magic,一間互聯網語音技術公司,從事手持通訊設備的研製。但他發現老闆並不能給他百分百的支持,他的設想被輕易否決了。他覺得大公司飛利浦可能更加包容,於是接受了招募,來到飛利浦,負責開發個人數位助理產品 Velo 和 Nino。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Fadell 再次領教到了如果沒有高層的支援,要推出一個產品是有多麼艱難,尤其在銷售和市場行銷方面他屢屢受挫,他說:「飛利浦的銷售人員大概都在忙著賣電視機呢」。

於是乎,90 年代末,年輕的 Tony Fadell 再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Fuse Systems。這是一間消費電子公司,當時的 Fadell 試圖說服 VC Stewart Alsop 來投資。Alsop 回憶起他的 pitch,做的並不成功,「他其實只是在說,關於移動產品我知道的很多,比任何人都多。快給我錢吧。」

可事實上,Fadell 在 General Magic 和飛利浦的經歷並沒能證明他有接觸到多少移動領域的東西,理所當然, Alsop 拒絕掏錢出來。

2001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Fuse Systems 也倒閉了。

蘋果時代
Steve Jobs和他主管硬件技術業務的 VP,Jon Rubinstein 適時的打來電話,招募 Fadell 為其移動音樂播放機工作。事實上,關於音樂播放機,Fadell 早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了之前的教訓,他跟Steve Jobs談起了條件。「我跟Steve說,我在飛利浦有一段失敗的經歷,我的產品並沒有被好好的投向市場。但Steve的反應我很滿意。」 Fadell 提出的最初一代 iPod 的設計概念,也深得Steve Jobs的心。

於是,Fadell 成為蘋果的顧問,向 iPod 團隊提供技術支援。很快,他全職為蘋果工作。然後,2004 年,他被提拔為 iPod 工程副總裁。2006 年,又接替了 Jon Rubinstein 正式成為 iPod 部門高級副總裁。

Fadell 的臭脾氣和他的才華叫Steve Jobs又愛又恨,Fadell 經常與他據理力爭,對他吹鬍子瞪眼睛,還時不時用辭職來要脅他。

相傳Steve Jobs屢次想炒 Fadell 魷魚,Fadell 也說,他好多次提出了辭職。曾經,他的 iPod 團隊的關鍵成員被蘋果的另一專案給挖走了,Fadell 跑去告訴Steve Jobs他不幹了,教主要他留下來,不要反應過度。但他堅守立場,最終得到Steve Jobs的讓步。(Fadell 說他至少放棄了兩次辭職,每一次都讓自己的想法得以堅持。)

Steve Jobs和 Fadell 的關係,介乎於父與子、校長與淘氣學生之間。
「他認為我問了太多的問題,我會一直問,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他會說夠了。我讓他很沮喪。然後他會問我很多問題,他也不讓我好過,我會說,得喇!讓我一個人靜會吧。」

Fadell 在蘋果超然的地位,不僅是因為他和Steve Jobs鬥嘴,也因為他和蘋果以外的人保持著關係。Steve Jobs不喜歡自己的人與記者,創業者和 VC 們有跨越自己的聯繫。但是 Fadell 偏偏喜歡這樣。

Steve Jobs 旗下的一眾愛將

Steve Jobs 旗下的一眾愛將的介紹與去留。

 

Steve Jobs 與旗下的一眾愛將

Steve Jobs 與一眾愛將

結婚和離開蘋果
隨著與Steve Jobs的關係越來越複雜,Fadell 又自顧自的開始與 Danielle Lambert 約會起來。她是蘋果的高級人力資源主管,深得Steve Jobs的賞識。

他們的第一次約會,是一個同事安排的。兩人在蘋果總部的大堂裡頭聊著,恰巧Steve Jobs路過,於是約會變得尷尬了起來。Steve Jobs對他的兩個高管間的非工作性質的對話感到很困惑。可是不久,Fadell 和 Lambert 就結婚了,然後 2008 年,他們又在同一天宣佈辭職了。帶著他們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跑到法國巴黎租了一間公寓住下來了。而蘋果一直為 Fadell 保留著Steve Jobs特別顧問一職,按時發薪。直到 2010 年,Fadell 辭去該職位,徹底告別蘋果。

外界,包括 Fadell 自己也把從蘋果的辭職當成退休。事實上,他當時才 38 歲。但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回歸家庭,他們花了幾年的時間去到處旅遊。之後,他打算把全部精力都耗在佈置 Lake Tahoe 湖畔的新家上,可在研究加熱和冷卻系統時,他發現用過的恒溫器沒有一個合乎心意的,他也認識到在家裡還有好多產品都可以重塑,這讓他有創辦新公司的念頭。

王者歸來,從Nest開始
2009 年秋天,趁著參加一個婚禮,Fadell 重返矽谷。他約了之前在蘋果的實習生 Matt Rogers 吃午飯。這個年輕人還在蘋果呆著。他對 Fadell 的回歸很是興奮,「Tony 不在(蘋果)了,可作為 Tony 的人還在(蘋果),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於是第二年,Fadell 一家回到加利福尼亞,Rogers 立即從蘋果辭職,成為 Fadell 的聯合創辦人。他們秘密的在Stanford附近租了一個車房,啟動了 Nest Labs。

之前的創業跌了一跤,所以 Fadell 從 Nest 的一開始就從整體上進行了考慮。這包括尋求重量級的顧問的幫助。例如,在銷售,行銷和操作上他倚仗了 Intuit 的董事長 Bill Campbell,他是蘋果董事會成員,他熟知 Fadell 的能力,也是矽谷著名的管理教練。

2010 年他開始為公司募資,這一次他受到的接待規格明顯不同,他的pitch技能也大有改善。Randy Komisar,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的合夥人,清楚的記得當時他們只能盯著一塊黑色絲絨布看,因為產品蓋在裡頭,在 Fadell 有條不紊的講述完了他的商業案例之後,這塊布才得以揭開。

這一套是向Steve Jobs學習的。這個已故的 CEO 經常用這個方法來展示新的產品,他追求觀眾們在揭曉那一刻的興奮感。然而,當 Fadell 拉開黑布時,komisar 並不開心,他只看到了一個圓形的泡沫塑料的恒溫器原型。但是,當他看到 Fadell 的最後一張幻燈片,他又重新振作了起來,「恒溫器之後,我們計畫把家裡的每一個不受歡迎的產品,都賦予同樣的魔法。」於是 komisar 明白了。

Nest 就是一頭家居領域的特洛伊木馬(木馬屠城記裡記載著的希臘軍隊用來攻破特洛伊城的那隻大木馬)。「在 48 小時內,我們就趕緊給 Tony 開好了支票。」 於是,Kleiner 擊敗了 Benchmark Capital 成全了 Nest 的首輪融資。

過去十年,Fadell 的成績斐然,他的 iPod 使蘋果煥發了青春,他協助開發的 iPhone 也是他簡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從一個苦苦掙扎的創業公司的小人物,蛻變成了蘋果的高管,能直面Steve Jobs的怒吼,他是聞名矽谷的「iPod 教父」。所以 Google 風投等其他投資者也紛紛跟投。「即使他展示給我們的是雪地輪胎或者尿布這樣的東西,我們也很可能會飽含熱情的投給他個幾百萬」, Google 的 David Krane 如是說。

歷年來 Tony Fadell 有份參與的產品。

歷年來 Tony Fadell 有份參與的產品。

Nest的產品
2011 年,Nest 推出了公司的第一個產品,一個高科技的恒溫器,售價249美元,內置 Wi-Fi 功能的感測器。這個產品革命性創新的地方在於它能「學習」消費者的習慣,還可以通過手機來遠處操縱,以及有節約用電的方法。公司沒有透露銷售數字,但是據悉,Nest 已經賣出了約一百萬台的恒溫器。

公司的第二個產品是煙霧和氣體探測器 Nest Protect,它的設計更為友好。例如,它會輕輕的發出一個錄製好的人聲來告知電池用完了,而不是在晚上大聲的鳴叫。

今年上旬,Nest 也曾遭受打擊,它的產品被檢測到存在缺陷,煙霧探測器的用戶可能會無意中關閉它們。Nest 果斷停止了銷售,直到使用軟件更新消除了故障。

Nest的文化與人才
Fadell 從一開始就在思考公司的企業文化,Lambert 把他介紹給著名的管理顧問 Keith Yamashita,「我發現他很有趣,他問的問題是那些資深的 CEO 們才會去考慮的。關於領導、文化、焦點、Nest 的核心人物等,如何讓它與眾不同。我們交替的討論公司的願景(重新設計日常生活上的東西)和它們帶來的用途與影響。他談到了有數十種的產品他可以重新設計。」

Fadell 和 Rogers 很重視高層管理人員的招聘,特別是從蘋果,他們招攬了大量法律、工程、和人力資源的人才。按照 Rogers 的說法,蘋果幾乎沒有注意到他們的人正在離開去了 Nest,可能因為 iPod 已經不是蘋果的重點,iPod 團隊的人員流失也不會給他們造成多麼慘痛的損失。

例如,公司聘請的第一個員工是一個高級的無線電頻譜專家,就是從蘋果挖來的 Shige Honjo。他們給了他在蘋果同樣的職位,產品工程經理,儘管那時還沒有產品,也沒有工程團隊來讓他管理。但他給 Nest 帶來了一張關係網,並且立刻取得供應商的信任。Nest,成功的讓供應商們紛紛遞上名片。「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的 CEO 甚至還來參觀了我們的車房。」

這個創業二人組唯一不想從蘋果複製的就是企業文化。Nest 的奇思妙想,是根本不會存在於蘋果的。例如,暑期實習生,在這裡被稱為「Nestlings」(雛鳥)。員工也被鼓勵要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而在蘋果,自己的想法最好還是在肚子裡吧。前蘋果公司招聘專員Jose Cong,現在是 Nest 招聘部門的負責人說:「在這裡,每個人都在同一個屋簷下,我們肩並肩地在工作。」

但是,Steve Jobs的蘋果和 Fadell 的 Nest 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自己是明確的負責人。Fadell 沉浸於每一個小細節,從公司的博客到恒溫器感測器的指導演算法。他是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老闆,希望員工們也能如此對待工作。

投奔Google
2013 年底,Nest 需要更多資金。兩個著名的風投公司 Rizvi Traverse Management 和 DST,都表示出了興趣,並給出了 30 億美元的估價。但是,Google 聞到了契機,Nest 可以為它與蘋果的競爭增加籌碼。Google 向 Nest 展開懷抱,提出要購買整個公司。

Google 承諾讓 Nest 依舊可以獨立運營,Fadell 和 Rogers 將繼續他們的角色。Rogers說:「我不覺得我們賣掉了公司,只是我們有錢做更多的事情了。」

Jose Cong 說在 Google 收購前他的團隊一共 7 個人,而六個星期內,就變成有 30 人向他報告了。至於 Nest 下一個產品的發佈,Rogers 說:大約是在聖誕節之前吧。

Google 高層中少有硬件專家,Nest 的收購協議宣佈後,人就開始猜測 Fadell 可能要在搜索巨頭裡頭佔據要職了。然而,Fadell 對此的反應一直很低調,他聲稱並沒有時間來考慮這些,眼下他只想實現兩個目標:瞭解 Google,看看這個大公司可以怎樣幫助 Nest。

Fadell 很享受 Google 的文化,特別是與蘋果對比之後。「在 Google 裡,我可以收到來自全世界的電子郵件,而在蘋果,通信結構被規定得很嚴格。」

但是, Google 是靠賣廣告和使用者資訊起家的,這讓 Fadell 又有些頭痛。在交易結束後,Google 稱未來可能會在恒溫器上面登載廣告。對此,Fadell 迅速發表聲明說,Google 沒有計劃在 Nest 的恒溫器上打廣告。「從一開始我們就說過,客戶付錢了,買了恒溫器,在上面登廣告是沒有意義的。」

懷念Steve Jobs
現在只剩下一件事讓 Fadell 耿耿於懷,就是他從未告訴過Steve Jobs有關 Nest 的事。在 Fadell 準備好坦誠相告時,Steve Jobs已經得了重病,幾周後就死了。「我很希望能給他看看,但時間不允許了。Steve Jobs大概會引以為豪的。他肯定會問很多很多的問題。」

[原文:36Kr Photos: Fortun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